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关注 >> 【新中国75周年特刊丨当代作家 李素兴 国庆作品展】

【新中国75周年特刊丨当代作家 李素兴 国庆作品展】

2024-09-11 11:41:06
浏览量:


当代作家

李素兴  国庆作品展




作家简历

ZUO JIA JIAN LI

      李素兴  大学学历,河北省高邑县人,1982年10月参军入伍,现工作于天津市武清区。散文、诗词爱好者;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者。中华当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中国百家文化网注册文艺家,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中国诗人作家网终身会员。《华人文学》杂志签约作家,《神州采玉》编委,《神州文艺》和《书香神州》签约作家(诗人)。曾在《中华诗词》《诗词世界》《华人文学》《中国散文家》《岭南文学季刊》《神州文学》《天津散文》《天津日报》《河南日报》《今晚报》《天津工人报》《运河》《武清资讯》等刊物发表作品;曾在部队、市、区文学期刊及网络平台发表诗词、诗歌、散文、记实文章等作品。诗词、散文作品曾多次获奖。散文作品,2006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文化扶贫委员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民日报社、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央共青团、全国妇联、中国文化报社九部门组织的“亚农杯“读好书促和谐”全国农民读书征文活动中,撰写的《用激情改造荒凉》获得三等奖。在“向•未来”首届散文、诗词、书画大赛中撰写的《风雪中那盏灯》荣获散文类三等奖。在第三届“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中撰写的《最浓年味是童年》荣获一等奖,并被评为“2024当代最美诗文”;在2024年“风雅杯”新时代诗词美文笔会中撰写的《过年对故乡那片土地的眷念》荣获一等奖;在神州文艺组织的“清明缅怀”全国有奖主题征文活动大赛中撰写的《清明节祭父亲》荣获优秀奖。



祖国万岁





国庆作品展

GUO QING ZUO PIN ZHAN

忆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温灿烂辉煌的壮丽诗篇

  “凯旋,凯旋,梦里画面终于实现,是汗水,是热泪交织成万种滋味。期待的凯旋梦,终于呈现在眼前。”虽然这是一场艰苦的奋战,伴着一些难忘的记忆。但是,毕竟我回来了,那些风吹满楼的日子,和对月独酌的寂寥,都已经过去了。三十七年前凯旋回到杨村驻地那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光阴如梭弹指间,别梦依稀卅七年。

追忆峥嵘旧岁月,初心映照新时代。

  2024年9月18日是对越侦察作战38周年纪念日, 2024年12月27日是我们英雄侦察连凯旋三十七周年的日子,12月30日是中央军委授予我196师侦察连(第十一侦察大队特侦四连)“英雄侦察连”荣誉称号三十七周年的光辉日子。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三十八年前,为了祖国的领土不受侵犯,为人民幸福平安,为五星红旗更加鲜艳,为神圣军旗增光添彩,一声令下,我们这些军营男子汉,打起背包毅然踏上南下的列车,奔赴祖国的南疆,经历了那场极其残酷的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当年,我们冒着越军枪淋弹雨和雷场一触即爆的风险,渗透越南境内浴血奋战,誓死要把敌人逮;那一年,972高地伏击捕俘战斗,张金生排长献出年轻生命,为国捐躯,血洒边关;当年,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党和祖国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经过战斗的洗礼,我们成为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深受人民爱戴。

  忆往昔,如白驹过隙,峥嵘岁月稠。三十多年前,对越侦察作战,驰骋大、小花山,南北河国界线,越南境内营盘脚、漫美、中寨和麻栗山寨。824高地伏击捕俘首战告捷,威震边关;深入972高地虎穴出击作战,枪林弹雨不怕牺牲,不畏艰难;1074渗透抵近侦察作战,把越南境内“法国”公路穿越;无数次越境渗透侦察、潜伏、抵近侦察在蚊虫叮咬的草丛和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顺风耳,千里眼,神出鬼没出入边境线;齐声唤,扫边疆狼烟,气吞河山,凯旋在子夜。

  历峥嵘岁月,谱壮丽诗篇,青春的记忆,永远的丰碑。对越侦察作战的一年三个月中,我特侦四连官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不畏艰难,浴血奋战。自1986年9月入滇参加对越侦察作战,先后实施捕俘战斗2次,境内外设伏130余次,渗透、抵近侦察40余次,取得俘敌6名、毙伤敌40余名、缴获冲锋枪5支、望远镜1具及其它军用物资一批的突出战绩,多次受到总部、云南前指的表彰。1987年12月30日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侦察连”荣誉称号。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三十多年前,我们怀着“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豪言壮语,我们把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毫不吝惜地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在血与火的老山战场上,走出了一条五彩缤纷的人生之路。当年我们能够参加对越侦察作战,是历史给予我们报孝祖国的机会,也是军人的荣幸。那场战争虽然已经远去,甚至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淡忘,但对我们参加对越越侦察作战将士来说,是我们人生的一次历练,是对我们生命的一次洗礼。

  满腔碧血盈史册,一片丹心书春秋。我们怀着一片丹心,用满腔热血谱写了《碧血春秋》的光辉史册。

硝烟起,军情急。

车轮滚滚,金戈铁马挥方遒。

远故土,别亲人。

边关告危,壮士出征正中秋。

捕俘虏,打特工。

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数风流。

千里眼,顺风耳。

虎风龙腾,碧血谱写史册留。

曾记否,出征前。

憧憬辉煌,豪情满志壮行酒。

跨界河,入虎穴。

伏击擒敌,捷报频传凯歌奏。

凯旋归,鲜花迎。

红霜漫天,英雄笑慰壮志酬。

再回首,硝烟尽。

往事如烟,一杯浊酒敬战友。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张金生烈士的鲜血洒在这片南疆的泥土里,他和无数烈士的血肉身躯筑成了新的钢铁长城,被炮火洗礼的南疆红土地更加鲜艳。作为那场战争的参与者,不会忘记长眠在南疆的张金生排长和无数英烈,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把满腔热血洒在南疆红土地上,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长眠在南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是他们无数英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如今祖国的繁荣昌盛,山河无恙。我们永远铭刻在心,怀念他们,崇敬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正像《山河已无恙》歌曲唱的那样:“北风吹起,芦花飞舞漫天霜,英雄出征血洒万里疆场。茫茫冰原,高高山岗上,到处都把他们的故事轻轻传唱。满江渔火,都为你点亮,亲人盼你回家乡,岁月悠长,山河已无恙,硝烟散尽是曙光。”为国捐躯的英烈们,为国出战的英雄们,请你们放心,英雄不朽,山河无恙,我们永远怀念你们!

日月穿梭卅七年,追忆峥嵘岁月天。

为有牺牲多壮志,长歌当哭祭英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三十七年的漫长而又短暂,我们相继离开了部队,转业或退伍到地方,开始第二次就业,开创新的事业,不论在哪个岗位、不管做什么工作,我们这一群从英雄连队培养出来的,经过血与火、生与死考验的老山人,永不忘记,我们是英雄侦察连的兵;永不忘记,我们是参加南疆戎边的老山人。卸下戎装,初心不忘;发扬老山精神,勤奋斗,不彷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创造了新的辉煌。

  人生路漫漫,沟沟又坎坎,深一脚浅一脚坑洼不平坦。我们或许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也可能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困难。只要想一想那些牺牲的战友,我们是活着回来的,就会有一种醍醐灌顶、心灵通透的感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在人生旅途中无论是晴空万丈还是风雨萧瑟,苏轼都可以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让我们振作起来,发扬乐观主义精神,保持良好心态,潇洒度余生。宠辱不惊,静看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雅望云卷云舒;偷得浮生半日闲,半卷闲书一壶茶,怡然自得的生活。

  千帆过尽,过眼的烟云;浮世间,荣华富贵,繁华过眼。当年我们那一群热血沸腾,英勇杀敌的年轻战士,现已两鬓斑白如霜,岁月的风刀在我们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皱纹,满面风霜。三十多年前我们还是一名青壮年,充满着激情和力量,充满着理想和希望。而今天,我们已经年过半百、年近花甲,或年近古稀了。经过了春天的蓬勃,经过了夏天的火热,经过了秋天的沉淀,我们的人生已经走到了收获的季节,已经走到了冬藏的季节,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当年驰骋守老山,金戈铁马震边关。

枪林弹雨不畏惧,气吞山河扫狼烟。

相见举杯话当年,感慨万端泪胸前。

霜染华发时光苒,夕阳余晖霞满天。

  当年,我们唱着《再见吧妈妈》离故土,别亲人;我们唱着《热血颂》踏上南下的列车,奔赴云南前线;我们唱着《血染的风采》不怕牺牲,浴血奋战;我们唱着《我爱你老山兰》不畏寂寞,坚守那峥嵘的岁月;我们唱着《凯旋》满载而归,欣喜归来。今天我们唱着《当过兵的战友干一杯》看双鬓斑白,一杯浊酒敬昨天;听一首《老兵你好》骨子里头总响着一首军歌,背影里依然写满家国,梦中奔腾着铁马冰河……

  忽然间,想起了《那些花儿》这首歌曲:“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他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他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他们都老了吧,他们都在那儿?他们就像被风吹各自奔天涯。”片片花絮,美好回忆;点点滴滴,铭记心底。花絮点缀了我们青年时代五彩缤纷的记忆。时光宛如白驹过隙,纵然三十多年岁月光阴流水般冲洗,也没让心间这段记忆底片丝毫逊色,时时浮现脑际,更让我感到自己的人生多姿多彩。我相信,对越侦察作战这段经历将伴随着我们今后的人生,成为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惜别故乡四十二载   时光弹指一挥间

  四十二年前,弱冠之年,稚嫩未脱,书生意气,风华正茂的青年,在那个百舸争流,挥斥方遒的激情时代。一张参军志愿书,告别双亲,挥别故乡,从此天涯军旅。

  1982年11月3日,启程东汉刘秀登基之地鄗城高邑,来到津门首驿雍阳武清。从故乡,到异乡;从新兵训练场,到演习练兵场;从拍摄《八百罗汉》电影里,扮演高僧替身展武功,到对越侦察作战《战火中燃烧的青春岁月》中,在南疆战场书写辉煌;从一个青丝少年,到一个白发老翁。我用最美好的青春,在那激情四射的岁月,为国为党为民书写了最为光辉的一页!

  漂泊四十多年后,花甲之年,两鬓染丝,额纹深多,搔发秃鬓。对镜凝望,扪心自问:你后悔吗?不!不后悔!无怨无悔!我曾是训捕俘,练格斗,摸爬滚打十五年的侦察兵,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奔赴南疆,“捕捉俘虏,打敌特工,防敌渗透”对越侦察作战的特种兵;曾四次荣立三等功,并多次受到嘉奖;肩任司务长,管后勤,力保障,带领炊事班连续五年荣立集体三等功,多次受到通报嘉奖。自转业,脱军装,解甲归田到地方,勤奋斗,不彷徨,初心不忘,砥砺前行,赓续精神血脉,铸就人生辉煌。

  军旅十五载,转业二十七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浮想联翩,独唱一首《军营男子汉》的青春之歌;高歌一曲《血染的风采》的浴血奋战之歌;吟一曲《老兵你好》的怀旧之曲;啍一曲《像我这样的人》的风雨人生小调。赋一首岁月的诗---《鹧鸪天•四十年感怀》;咏一篇青春的词---《七绝•出乡关》;读一遍时光荏苒的言语---《七律•忆从戎》,填一阕出征的词---《忆出征日》;默吟一首无言的诗句---《七律•无题》;赋一首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词---《七律•闲赋》。踏着《三百六十五里路》的征程,经历着《风雨人生》的成败与得失。用歌声和诗词,诉说人生的衷肠,道出世间百态的沧桑。

  人生六十年,奔波已四十余载,繁华退散近黄昏,尝遍世间酸甜苦辣,历经人生风风雨雨。今天面对《漫漫人生路》,回首往事,思绪万千,颇多感慨。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想皆是过往,眼之所看皆是修行。在此不由想起李鸿章的一幅对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人这一辈子,将功名利禄看穿,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看透了人情世故,看透了功名利禄,看透了生死,看透了人生,才有心情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雅望天外云卷云舒。但愿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最好的意境是: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悠然庭中坐,逍遥世间游,花开花落,我心依旧悠然。但又不免想起毛泽东主席诗词“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忠告,逐觉终日感慨,不如身体力行。

  未来的日子里,在《余生之趣》中,寻一方庭院深幽处,读半卷闲书,品一壶淡茶,片刻的悠游,闲坐半日思绪。雅座庭院,回归自然,在书海中畅游,偶出拙作;享煮酒茶香,赋诗畅饮;与花草鱼虫相伴,拥抱绚丽多彩的生活;与收藏珍品对话,陶冶余生情操;与运动相随,强健体魄;与家人陪伴,享受天伦之乐。远离世事纷扰,做个闲人,红砖青瓦,有庭有堂,有琴有棋,有书有画,有诗有酒,有花有茶。时饮一杯,或吟一首,或咏一篇,或高歌一曲,或笑声喧哗,谈天说地,品味人生,尽享余生最幸福最美好的生活。

  “少年如溪,青年如河,中年如湖,老年如海。”坎坷人生路,风雨几十载,历尽世事沧桑,阅尽人间百态,心量越活越大,心胸愈活愈阔,心境越活越淡,最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想,这当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生命的圆满。


回忆那挑灯夜读的日子

  在今天电力事业发达,极少停电、手机不离手的刷屏时代,忽然想起小时候点煤油灯读书的场景,在寂寞的夜里,在家里方桌上点燃一盏如豆的煤油灯,黄昏的灯打在土坯的墙上,墙上晃动着一个拉长的孤独的影子。除了窗外的狗叫和室内老鼠窜动的声音,就是窗内的翻书声,整个夜都是寂静的,像是睡着似的,这就是我记忆最深处的冬夜读书的一幕。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因为电力紧缺,上个世纪70年代的华北农村经常拉闸限电。其实即使不限电,父母也不允许我们读书太晚,点大半夜的灯得费多少电啊?那可都是钱啊!平时我们家晚上点的都是15瓦或者60瓦的灯泡,昏黄的灯光甚至不如油灯亮。家里倒是有一只100瓦的灯泡,但是平时都放在柜子里,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拿出来换下15瓦的灯泡,然后换上100瓦的灯泡,灯泡还晃晃悠悠的不稳当时候,我着急地就去拉灯绳,屋子里面立刻亮了起来,如亮瓦晴天。因为不经常点100瓦的灯泡,感觉亮的一点都不自然,不真实。由于过年是用电高峰,电压不稳,一会亮,一会又暗了下来,这时候又着急的把煤油灯点着。

  有时候,后半夜经常停电,所以读书到深夜,只能点煤油灯。那个年代,煤油灯是不可缺的照明用具,随时就要用它。我的煤油灯是用墨水瓶做的,用光墨水的瓶子舍不得扔,瓶盖上钻一个眼儿,穿过一截铁皮裹着的线绳,就可以做成一个简易的煤油灯。煤油是到村里代销点买的,要说买,倒不如说是用鸡蛋换的,一个鸡蛋5分钱,到代销点什么日常用品都可以换。小时候,我捡过破烂,捉过土元,捅过知了皮,采过药材﹍﹍然后卖给供销社,挣点零花钱,买点笔、墨水、纸和练习本,偶尔也买点煤油。那时候,家里穷,为了节省点钱,经常到生产队的柴油机里偷点柴油,柴油烧起来冒黑烟,晚上读书久了两只鼻子都是黑的。点煤油灯,还要备着剪刀和针,灯暗了要用剪子剪灯花,用针挑亮灯苗,灯苗还不能挑的太大,太大了灯苗就会跳,看书上的字就重影了。灯苗小些灯光才稳,就是太暗,只能睁大了眼睛,或者凑近灯去看。有时候,凑得太近,头发常常被油灯烧焦。

  回想当年,煤油灯下挑灯夜读,只为了一战,那就是高考,逃离农村,吃上商品粮。可是十二年半的苦读,也未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今天回想起来,不后悔,多少个夜晚挑灯夜读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只不过是自己笨,能力还不够。虽然没能迈入大学的学门,但自己曾经努力过,奋斗过,付出过,这就是人生的不遗憾。回想那挑灯夜读的年代,未曾虚度年华。常说的一句话,你可以不成功,但一定要努力。如今的我,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更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因为我努力过,付出过。人生暮年,把挑灯夜读作为回忆,把挑灯夜读作为一种精神,把挑灯夜读作为红色传承。“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余生,不与世俗利欲相争,不为得失而大喜大悲,豁达的面对生活,做一个知足的人,做一个豁达乐观的人。



热烈庆祝新中国

成立75周年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