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得主丁晓平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秦山里的中国》作品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等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与秦山核电共同主办,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鸿鹰主持。
《秦山里的中国》是一部融工业、科技、科普、历史和现实于一体的长篇报告文学,首次翔实、纵深、整体地书写了中国独立自主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强核报国创新发展的华章,全景描绘了中国核工业二次创业图强的壮美画卷,以“起”“承”“转”“合”四部交响乐章的样式,完整呈现了秦山核电从“零的突破”“世纪跨越”“国际接轨”到“零碳未来”的史诗历程,满怀激情地讲述几代核工业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时代故事,塑造了一代代核电人不忘初心、百折不挠、笃行不辍的英雄集体群像。
与会专家认为,在《秦山里的中国》的创作中,丁晓平没有回避矛盾,直面现实问题,尤其是核电站建设过程的风险危机处理,整部作品的主题内涵都在围绕“安全”展开并不断充实深化,突出了自主创新才是核电站安全最可靠的保证的重要观点。“作品的主题和主体始终高立于民族工业和民族科技的维度,以及时代的维度和人的维度,且有创业史、发展史背景的开拓,更有人的叙事的开挖和深描。这样多维共生的立体建构,生成了作品内存丰富的信息流量和文学谓之文学的感人魅力”。同时,“作家通过场景描摹、人物刻画和细节描写,使得作品始终贯穿着自强不息、创新发展、勇往直前的昂扬旋律,彰显的正是我们国家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坚定的民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