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观点 >> 《隐秘的真相》琐记:开掘人性幽微的有益探索

《隐秘的真相》琐记:开掘人性幽微的有益探索

2023-05-19 11:56:58
浏览量:

阅读是安静恬淡而又美好愉悦的,于己于人于社会于人类文明都不可或缺。我们不能想象,如果世上没有人写书出书,没有阅读书的人,大千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模样,人类精神面貌将会变成什么模样。读罢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小说《隐秘的真相》,掩卷思余,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首先,抓取题材独到。选择公安题材来创作各种各样的文学艺术作品,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是一件轻松事,原因在于它在主意主旨、政策规定、善恶界限、罪与非罪、法理情等诸多方面不好把握、不易拿捏、不便操作,这是它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作者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在自己从事十年刑警工作积累经验的基础之上,确立主题主线,设定人物角色,选取十二个命案,以独特的眼光和独到的视角,进行深度的再思考再提炼再创造再叙述,从而成就了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隐秘的真相》。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和把握人类的一种艺术方式,是源于生活与高于生活的有机统一,是反映生活与创造生活的完美结合,对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意义关联和价值启示。作者热爱生活,观察敏锐,勤于思索,乐于写作,尊重和遵循文学创作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大量命案和刑事侦查人员第一手鲜活素材,聚焦广袤农村地区发生的最具典型性、代表性、反思性的重大杀人刑事案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创造和价值判断,实属不易、难能可贵。这不仅需要勇气和担当,更需要用心用情和坚韧的意志以及相当的智慧。命案命案,人命关天。天地世间,人的生命是最为宝贵且无价的,只能拥有一次!正因为如此,阅读《隐秘的真相》的时候,总觉得前面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吸引着自己耐心读下去,又总觉得后面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自己必须读下去。仔细体味一下《上天“眷顾”的凶手》《审傻子》《凶案现场的粪便》《“全人身”案》《“正”字谜案》《一枚减性指纹》这些充满诱惑力的题目,难免会让人产生或多或少的阅读冲动进而深入下去以探究竟。命案题材的选择十分对路,在阅读体验中引人入胜,也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其次,塑造了刑警群像。这是《隐秘的真相》这部小说作者匠心独运、浓墨重彩的最大特色。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公安队伍中的刑警知之不多不深不透不准,觉得有些神秘色彩,抑或认为他们生、冷、硬,往往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甚至有一些偏见。小说中塑造的刑警老领导老文、刑警大队长蔡康明、侦查员张大为、法医老苗等人物,构成了一组新时代人民刑事警察的优秀群体,他们牢记使命,赤胆忠诚,赴汤蹈火,临危不惧,心中永远装着人民群众,心系受害者家属的安危冷暖,严守纪律,吃苦耐劳,风餐露宿,没有节假日,与家人聚少离多,不谙人情世故,正如作者所讲:“警察太忙了,忙得只有工作,没有生活。案件一个接一个,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忙活着别人的事情。”书中刑警的代表人物也是典型人物——蔡康明,在他身上集中体现和展示了人民刑警职业的突出特点和优秀品质:义无反顾地坚守光明、公平、正义、善良、智慧等崇高准则与信念,排除千难万险,直至最后取得胜利。蔡康明说,揭开真相,还好人清白,不让弱者含冤受屈,是最正义的事。这是人民刑警最朴素愿望的真情告白,也是人民群众最直接的迫切诉求。书中经验丰富的老文、认真负责的张大为、独辟蹊径的老苗……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爱有恨、有快乐有痛苦、有爱好有不屑的具体的活生生的普通干警,他们把工作当职业,把职业当事业,把事业当生命,始终保持着弄清真相、揭开谜题、维护正义、充满激情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甚至不惜以命搏命,因为他们深深懂得并时刻践行着一句誓言:干刑警,坚守正义,这辈子值了。因为他们坚守着命案必破的底线!因为他们坚信,真相独一无二,人可以说谎话,但物证绝对不会!因为,努力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这是对老百姓的承诺,必须守诺践诺,一诺到底!

刑警本身是公安队伍中存在的特殊群体,而破命案的刑警更是特殊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一个合格的刑警不仅要靠刻苦学习和不懈努力,更需要在破案实践中从一个个具体案子中去锻炼、磨砺和成长、成才。一位从事公安工作一辈子的内行人讲,培养一名交警需要三个月,培养一名户籍警需要半年,培养一名“能用得上”的刑警,至少需要三到五年,而培养一名合格或优秀的刑警队长,至少需要磨练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隐秘的真相》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成功塑造了侦破命案的这一特殊刑警群体的光辉形象,对他们的生动故事和崇高精神进行了最热情的礼赞和最深情的褒扬。

再次,不断叩问人的灵魂。这是《隐秘的真相》之所以引人共情、产生共鸣的最大亮点。人民公安与命案罪犯是一对天敌,属于对抗性的敌我矛盾。伤天害理,触犯刑律,人神共愤,罪不可恕,必受惩罚。作者深知,每一桩命案的发生都有自身的逻辑,每一桩命案告破也有自身的轨迹,这两者只有真正彻底地合二为一,命案才能真相大白,公平正义的阳光才能喷薄而出。侦破命案既是一个耐力活、技术活,又是一场心理战、人性战,更是一次人与人之间的意志较量、精神对垒,法律、理智、情感之间扭抱缠斗,本质上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愚昧之间的生死搏杀。我们不能抽象地谈论人性之善恶,应当把它放到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条件、环境、氛围当中去考察去分析去洞察去判断。人性是复杂的、深沉的、多变的、多面的,存在许多的幽秘、细微、软弱、阴暗之处,有时候它的丑恶丑陋往往会超越普通人的想象,也会颠覆我们固有的认知常识。比如,男女之间的爱,究竟是什么?有的人的爱是自私的,有的人的爱是虚伪的,有的人的爱是真挚的,有的人的爱是幼稚的,有的人的爱是狭隘的,有的人的爱是包容的,有的人的爱是暂时的,有的人的爱是持久的,有的人的爱是有保留的,有的人的爱是彻底的,有的人的爱是具体的,有的人的爱是抽象的,有的人的爱是直白的,有的人的爱是晦涩的……这个话题古老而又现代,常谈常新,常思常悟,会始终如影随形地伴随人类。通读《隐秘的真相》,使得我们对人性之幽微有了新的解读,也给了我们烛照人性幽微的别样视角。

《隐秘的真相》创作并叙述的这十二个命案故事,尽管各不相同,案情跌宕起伏、百转千回,但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命案犯通过实施那些不可思议不可理喻的极端行为,残忍剥夺他人生命,给受害者家属和整个社会造成严重伤害,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极大践踏,是阳光普照之下的阴影,是人性黑暗的暴露。作者运用唯物辩证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对《10·17凶杀案》《蒙羞的家族》《“乌鸦”的悲剧》《断头绳》《“寻找”曲灵》《仓鼠之殇》等命案故事的来龙去脉进行条分缕析、抽丝剥茧,于细微和点滴处,展示人性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家庭之美、自然之美,彰显了人之为人、人之所以存在、人之所以成为“大写的人”的本质、善良、美好和希望。《隐秘的真相》不但警示人、警醒人,更重要的在于教育人、启发人,让人有信心更有意义也更有意思地生活在蓝天碧野、和煦阳光之中。

茅盾先生讲:“文艺作品不仅是一面镜子——反映生活,而须是一把斧头——创造生活。”《隐秘的真相》是一部叙述刑警如何侦破命案的小说,它有机联结和贯通了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无疑是成功的,它从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让人找到了思想的源泉、快乐的源泉、力量的源泉,让人看到了真实、看到了梦想、看到了未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感谢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责任编辑周颖若和特约编辑王香力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准,使得本书顺利杀青。希望作者坚守艺术初心,秉持家国情怀,沉潜多彩世界,阅读社会生活,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中打捞时光,不断创作出文质兼美、温润心灵的新的文艺作品。

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记忆荡漾,唯真永存。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