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芸的散文集《纸上万物浮现如初》,以开阔的视角和丰沛的文化情怀去打量我们民族文化根脉的传承,并在生生不息的情感命意上,传递着神州大地人杰地灵的广阔,呈现出一种关乎血脉亲情、关乎历史人文的厚重。
全书共分为5辑,用20篇文章、16万字的体量加上几十幅珍贵图片,聚焦地域文化,将瑞昌剪纸、傩戏、采茶戏、萍乡傩面具雕刻、文港毛笔等非遗项目,进行了深刻描摹,从非遗传承人的感人故事与精神层面,表达出她“溯流而上”,努力追寻文化根脉的执念和情怀。其寓意的深广和内涵的张力,将文本品质提高到一个新的维度。
我对王芸的文字是很有好感的,特别感怀她内敛而富足的情感心路。王芸的文字细腻、深情,很有特点,其擅长的艺术手法也丰富多彩。书中有些篇目,她采取娓娓道来的田野调查方式,朴实地坚持着身体力行的抵达,将自身的体察感悟糅合进人类学、社会学和散文艺术及非虚构文本的深广韵味中,将传统的叙述与当下的语境紧密结合,在时间和空间里自由转圜,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个亮丽的艺术场域。她对民间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对优秀民间艺人的敬重,都浮现在字里行间,其表达鲜活灵动,提供了一条新的散文艺术表达路径。
《看这台上春色几许》从赣北乐平这个县级市星罗棋布的小戏台着墨,非常熨帖地将民间宗祠理念的文化传承与民间地方戏对人们生活的广泛影响进行了无缝衔接,展现了“三五步能是千里江山,四六人可代百万雄兵”的小戏台无与伦比的魅力。在《笔下,微云起泰山》中,作者则以大开大合的笔墨描述文港毛笔非遗传承人周鹏程的一生波折,并以此为契机诉说着文港笔如一道中华文化中的风雨彩虹,“天地间,一管管笔铺成浩瀚的阵容,浩瀚到每一个体都面容模糊不清”。
我特别喜欢集子中的《瓷上宝石》和《与莲俱老》两篇,视角清晰极了。《瓷上宝石》为我们讲述了景德镇高温颜色釉的工艺传承记忆,伴随着这种记忆的是主人公邓希平的人生风云变幻,折射出的是一个时代的细波微澜。而《与莲俱老》里,作者于文字间巧笑盼兮,从容地从“莲”的高风亮节里,动情地生发出对大自然的万般敬意,还贯穿着姚西村的生命史、生活史,辉映着人性幽微处楚楚动人的华彩乐章,文笔的老到可见一斑。
有多篇作品诉说着百姓在劳作之余对文化生活的痴念。比如《傩影如刻》《冬月看戏》《一脉清音越山川》《观傩记》等篇,都极富地方色彩,同时也展现出华夏瑰宝的无穷魅力。《冬月看戏》就是作者在一个冬月的夜晚去鄱阳芦田乡徐家村看戏的一段往事记录,台上演出的是地方小戏赣剧饶河戏,剧目是《春草闯堂》。颇具现代色彩的是,戏台旁还有一部手机在录制抖音。“那高不过人头的戏台,仿佛一道门槛分割着尘世和一个更加迷离的灿亮之境”,就表达出作者彼时隐隐的内心跃动。《一脉清音越山川》写山民的一支原始竹笛,通过对历史的点滴考校,居然让作者悟出了“春江花月夜”的神韵。《观傩记》中,作者将石邮傩舞至今依然保持着的古拙之态、粗犷之气,带回到历史的深处、时间的极远处……既是对浩瀚的历史长河回眸,同时也是对民族精神魂魄的扬弃。
从我对王芸近些年作品的阅读看,我发现作者对地方戏曲的旷远和唯美都领悟非常到位。反映在这部散文集里,《有一种美由来已久》就是专门对采茶戏纵深而望的描写,她情真意切地对南昌县采茶剧团的传统剧目《南瓜记》排演过程进行着白描般速写,细细地描述着这种地方戏曲的历史纵深和演员表演独到的惟妙惟肖,特别通过对魏小妹这位演员的传神刻画,展示出采茶戏在当地所具有的异常广阔的民间底色。作者还勾连起戏曲演员们当年排演《八一风暴》时所经历的艰辛,当下采茶戏新人在舞台上的推陈出新,“戏台也如营盘,演员如流水,有人老去,就有人新生,因之戏曲舞台才能繁花似锦,始终生机盎然,美艳如故”。其烛照意义不言自明。
让我深深感佩的是作者追寻民族文化根脉的倔强和守望艺术天地的执拗,这在她过往的很多作品里都有着相当精彩的呈现,而本书让散文的“形散”和“神聚”都具有了灵动也具象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