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天池”,人们自然会想到:新疆天山天池、吉林长白山天池、内蒙古阿尔山天池、青海孟达天池,以及云南中甸(香格里拉)天池。再也不会想到,流经汉阴境内的汉江边,也有一个“天池”,曾经还是以“天池”命名的乡政府所在地。
陕南汉江“天池”之名,来自一个流传故事。当地老人们口述相传,古时有一位佛士,自金州沿汉江北岸陆路西进,行至石羊滩下的“垭口穴”轮渡码头,渡船过汉江,云游石洞山南的黄图寺。摆渡人指路说,顺垭口穴渡口这条小沟而上,过山梁下去不远就到了。当他途经山梁时,发现山顶上垭口处,呈现一个天然泉池。面对这一池琼浆,清澈碧透,一平如镜,池色与天合一,憬然而呼“天池,微*美天池”,随行人也惊讶喊出“天池、天池”。这声音让附近人家听得清清楚楚,就这样奔走相传,泉池就叫成了“天池”,这山梁、山沟就都有了“天池”之名份。
一览“天池”之景,无不让人敬畏自然。听“天池”之名,就让人感知神奇、壮观。我知道的“天池”,还是老师讲解初中地理课本时,将国土上省外的“天池”,描绘得大观大美很诱人,唤起我们有梦幻般的向往,倾情般的感叹。后来听人说,汉阳区的天池乡也有一个“天池”时,让我既惊讶又很疑惑。于是,好奇心驱使我,约了镇上几个同学,去“天池”一探究竟。当我们走近它时,“天池”小得让我们很失望,但美得让我们很心跳。池中泉水幽深,绿林倒映,波光山影,如同一块玉石,镶嵌在寂静的山梁之中。我们想像的天池近在眼前,站立池边相互倚望,大自然如此神奇而让我们惊讶。群山中竟造化出如此精致的一泓碧水,似乎是天上仙女沐浴的瑶池。面对这“天池”微美景观,我们对大自然而肃然起敬。
四季“天池”景色,那真是小中见大美。泉涌的天池,就坐落在山梁中心的凹处,周围长满水灯芯和菖蒲,还有茂密的多树种。天池确实很小,池面不足300平方米;山梁真的很矮,海拔不到600米;从山梁到汉江这条沟很短,长度不够10公里;所以天池乡政府管辖范围也就不那么大,25.7平方公里,人口才3100多。春到天池,汉江雾漫,时常雨菲,池边李子树,花色如雪;此时此地的金鸭坪、毛坪、白坪这三个坝子中,星撒着扶犁的农人,犁头发亮地翻耕着酱黄色泥块,粗犷而浑厚的吆喝声,在寂静的天池谷中回荡。初夏换装,天池四周虽有轻纱雾漫,但山梁变得明朗葱绿,住在长新、小堰坪、昼家垭、罗家湾、石板滩上的人们,就那样在大树下、家门口、院坝边,倚着、立着、坐着晒太阳,把一冬一春花色各异的衣被,晾晒在竹竿上,静听天池山绿翠的蝉鸣;细看田地里的庄稼,与山色浑然一体,心里挤满惬意。秋天到来,天池的垛子山、磙子梁、石洞山,紫一片红一片黄一片;山葡萄熟了,颗粒小味道酸,尝一口记一辈子。冬天这里很少下雪,池中水却不会干涸,水面结一层薄冰,招来几只麻雀,啄剩下的野果,欢喜得喳喳直叫。
走进天池乡政府,简单、寂静、朴实。眼前一排平房,砖柱泥坯墙、木窗青瓦盖顶,座落在汉江之南的岸边上,小地名叫龚家梁子。石紫省道公路穿乡而过,乡政府与汉阳区集镇街不到三里地,天池人买卖赶集都上街去,乡周围没几户人家,纯属干部办公、为民办事之地。富水河成为汉阳与天池的分界线,绕乡半圈在乡政府驻地扑向汉江怀抱。下乡到天池乡村,若是累了一天,住进乡政府客房,这晚上真的很寂静。这时,可听江上河风呼呼,可观水面灯光闪闪,可知来往车行嘀嘀,可闻乡村鸡鸣犬吠,可享乡情民歌对吟。
几度荣耀的天池人,几度风光的天池乡。1953年,天池设置为汉阳区下属的乡政府,农业学大寨时,全区梯田建设现场会在此召开,30多人带上大红花;发展蚕桑产业时,全县在此集中学习和技术培训,20个蚕桑大户受到表彰和奖励;发展柑橘产业时,全市移民局在这里举行产业发展、移民致富示范乡现场会……
历史记得住,1996年乡镇机构改革,天池乡在撤区并乡建镇时并入汉阳镇。由此,43年天池乡的名称,就会在人们的视野里慢慢消失,在过去的记忆中渐渐淡出,在时代的年轻人中已经没有这个概念。然而在我的记忆中,对它的思念在加浓,脑海印象更清晰。
景色天池,美丽无限;心中天池,永恒记忆。
(*注:微美景观:微,小的意思。在此天池,没有其他有名的天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