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文讯 >> 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培训暨《青年文学》改稿会在苏州举行

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培训暨《青年文学》改稿会在苏州举行

2023-12-12 18:59:05
浏览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提升基层作家、行业作家创作水平,12月9-10日,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培训暨《青年文学》改稿会在苏州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青年文学》主编张菁、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主席王啸峰、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潘明喜、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戎华、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姜宁,多名来自国内知名文学期刊的特邀嘉宾,以及一百余名协会会员和文学爱好者共同参加了活动。

9日上午举行的开班仪式由王啸峰主持。潘明喜领学了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并作《2023年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工作报告》。在第一批“名师带徒”结对仪式上,《青年文学》主编张菁、《北京文学》副主编张颐雯、《广西文学》主编李约热、《福建文学》常务副主编石华鹏、《诗选刊》主编桫椤、《天津文学》副主编崔健、《山西文学》副主编陈克海等7位导师接受学员献花,并合影留念,随后公布了第一批协会成员结对共进分组名单。在随后举行的《苏电文丛》(第一辑)首发仪式上,北京鸿儒文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策划、总编辑陈武,潘明喜及作者代表王新平先后致辞,嘉宾与丛书作者共同上台为新书揭幕。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与青年文学杂志社还在会议上续签了战略合作协议。

戎华对青年文学杂志社对协会长期以来提供的帮助表示由衷感谢。她指出,公司工会将一如既往做好“娘家人”的角色,为协会创作提供良好条件。她强调,协会会员要利用好来之不易的创作平台,主动讲好中国故事、塑造电力品牌,以文学之笔展现江苏电力发展的巨大变革。

张菁首先对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此次会议的召开表达诚挚的祝贺和敬意,并对青年文学杂志社与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合作五年来的工作成果进行了梳理。她指出,经过五年的共同努力,江苏电力的作家们正在形成一支势头不断上升的队伍,成绩有目共睹。希望电力系统的作家们继续扎根生活,善于见微知著,保持内心的开阔,不断地开掘和提升自己,在时代生活的现场发现人情冷暖、发现人心人性、发现生活的真相。用贴近时代脉搏和人民生活的崭新视角和深刻笔触书写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质,用力透纸背的笔墨和思想书写属于时代和历史的篇章。

潘凯雄指出,现实生活永远是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从这一角度来说,行业作家拥有专业作家所不及的创作优势和创作资源。希望广大会员能够以电力生产生活为创作源头,以切身经历为创作的“富矿”,把握好现实和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从工作和生活中汲取灵感、素材和创作动力,为中国文学奉献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

在随后举行的文学创作培训中,南京大学副教授叶子以《准备工作与顿悟时刻——从普鲁斯特、乔伊斯与加缪说起》为题,向全体参培人员分享了文学创作的技巧和感悟。她从乔伊斯、普鲁斯特和加缪等国外作家的创作实际出发,阐述“顿悟时刻”的含义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启发”和“突破”。她希望在场作家从现实出发,努力拓宽眼界,找寻琐碎日常中的“顿悟时刻”,为后续创作做好“前置准备”,为自身突破提供助力。

9日下午的改稿会由张菁主持,王啸峰出席。潘凯雄、张颐雯、李约热、石华鹏、桫椤、崔健、陈克海等7位导师依次对37名会员67篇作品进行点评指导。

《青年文学》改稿会现场

作为从事文学编辑出版行业几十年的资深编辑,潘凯雄提出,改稿会不是只说“好话”的场合,要提出具有实操性的修改意见,让作品得到进一步提升。要舍得对自己的作品“做减法”,学会“藏拙”。他还鼓励会员多关注行业、表现行业,但也不必将自己的所有才华和想象力放在单一题材上。

张颐雯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北京文学》的悠久历史,她提出文学刊物的历史与时代变革有密切关系。写作是专业的、纯粹的、高技术性的活动,同时也体现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的深刻理解。靠在书斋里的想象进行创作,必然导致文字的空洞和创作力的匮乏,电力作协会员工作在一线,掌握一手材料,对现实生活中的真问题有真感受,这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李约热提出,作家写作要学会把自己“扔”到人群当中去,关注别人的生活,从生活观察中汲取写作灵感。同时要注意题材遴选,进行有质感的书写。

石华鹏提出自己评判小说优劣的标准,即小说是否成立、小说的完成度,以及小说的说服力。他提出小说不能写得太一本正经,小说活力靠对话和场景建立的现场感实现;阅读吸引力的欠缺,是创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桫椤在点评诗歌作品时提出,诗歌创作要注意内容的思想性及语言的丰富性,但不能用违背语法规则的生造词来创造诗意,要在考虑诗歌的审美格调和情感氛围的基础上,顺畅和谐地使用意象。

崔健提出,散文是一种向内的文体,优秀的散文语言是有文学性、有质感、有分量的。她期待作家们用真实的、个人的语言呈现这个世界,享受文字,同时寻找不安全感,那些让作家觉得撕裂的地方正是优秀作品容易诞生的地方。

陈克海读完这些作品的总体感受是,大家都在用文学这种形式完成更丰富的自我,或者说重新建构自己的世界。如果能更坦率地打开自我、好奇追问,以更严苛的态度对待笔下的人物和文字,文章又会呈现更为饱满的面目。

张菁在总结发言里提到,作家对文字要更计较,要想清楚作品的内核。通过文学的逻辑和语言,呈现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在晚上的分组对谈、面对面研讨中,协会会员就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困惑与思考积极与导师进行交流,导师分享经验、答疑解惑。

10日上午,南京大学教授张光芒以《叙事伦理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为题对全体参培人员进行培训,他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具体文本入手,讲述叙事伦理在文学中的重要性。他指出,只有遵循小说的叙事伦理才能让小说真实可信,才不会让道德判断在文学中缺席;也会让小说人物和小说情节具备层次感和质感,具备感动人的力量。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