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颖茂
小时候我臆想,那些有钱人和当官的,可能会在床头边置上油锅,想吃油条了,随时可以炸制,多方便。那时,油条对我来说是难得的最佳美食。能开得起油锅的都是大富大贵之家,像李嘉诚、马斯克之流。
后来高考得中填报志愿,毫不犹豫地首选粮油院校粮油专业,想着将来在粮油部门工作,守着粮油挨不了饿。家里穷,我经常挨饿,饿怕了。虽然没有如愿,但不再挨饿。参加工作后,吃油条成了稀松平常的小事,吃饱吃撑都不缺钱。听医生说,油炸食品不宜多吃常吃,对健康不利,也就有所节制,不敢畅享。
城里安家,住在临街十字路口低层,图个上下楼方便,但很热闹,人气满满。凡事不能过了,太热闹就不好了,如果无休止地吵嚷,那便是噪音,影响日常生活。
有人在楼下开了一家烧烤店,白天关门不营业,采买整理食,好在夜里大干。傍晚敞门迎客,临街摆满桌椅,蔚为壮观。食客众多,喝酒划拳,大声交谈,直到凌晨两三点才消停,严重打扰了附近居民的睡眠。按说饭店酒肆何时营业、营业多久是店家自己的事,关起门来做生意,谁也无权干涉。没想到,曾经销声匿迹很久的地摊排档生意复活了,在经济下滑的情况下,政府部门提倡路边经济。
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睡眠休息,大家自然不愿意,打电话报警,找社区申诉,无奈政策允许,不能阻止这种经营模式。说的多了,找的勤了,街道社区派人来象征性过问一下,扯上横幅,上面写着“夜深人静,请勿喧哗;将心比心,勿扰他人。”食客对此熟视无睹,看到也不在意,该大声吵嚷就大声吵嚷,我来花钱消费,要的就是随意任性,谁也管不了!
上面鼓励发展路边经济,被吵闹的居民只能想办法忍受,既不能轰,也不能骂,更不能有肢体冲突。住户在明处,客人在暗处,摊位天天摆,食客日日新,要想少受扰,只好关窗门。每到傍晚,只有不刮风下雨,等地摊桌椅摆上、食客陆续上位时,赶紧关紧门窗,把噪音挡在外面。
夜深睡眠时,不要刻意细听外面的动静,屏气静心,方能渐入梦境。生气归生气,有时想想,店家也不容易,整天买、择、洗、切,煎炒烹炸,端送收涮,都是实实在在的体力活。食客的吵闹也应理解容忍,生活就是有声的世界。心定自然静,如果我们把热闹喧嚣看成是老家墙外邻居的聚集,一切也就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