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关注 >> 【国庆特刊丨当代作家 宋海滔 作品展】

【国庆特刊丨当代作家 宋海滔 作品展】

2022-08-31 17:14:50
浏览量:


【当代作家 宋海滔 作品展】

 


 宋海滔,男,笔名宋严,四川眉山人。当代知名作家。2006年开始写作,著有散文集《生活有着极静如初的小美好》,杂文集《清贫》,诗歌集《星河》。短篇小说《末路穷途》,代表作《我心归处是眉州》、《平凡的恩赐》等。曾多次荣获国家级文学比赛大奖,有“全国文艺创作名家”之美誉。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一直在想:选择安安稳稳地过日子,真的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吗?前些日子,朋友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父亲在外务工,家里全托付给了他母亲打理。他的健康成为了他父亲的心病,外加沉重的工作压力,早已焦头烂额。他也经常大半夜的时候接到他父亲打来的电话,一打就是好几个小时。他告诉我,他父亲最近工作应酬很繁忙,几乎每次都会把自己灌个大醉,酒精刺激脾胃的灼烧感让他难以忍受,日子过得步履维艰。听闻他父亲的近况让我很是担忧,不经意地又再次思考这个问题。


我与他父亲私交甚好,基于辈分关系,我尊称他为“叔伯”。我们已有大半年未曾见面,但他的身体情况,我是知道的。几年前被确诊急性胰腺炎,医生特意叮嘱勿沾烟酒,他本是下定决心要戒烟的,可没过多久,他还是因为工作原因又继续抽起了烟,还总是侃侃而谈自己的身体很健康。我原本以为他好像对自己的身体漠不关心,似乎不抽烟不喝酒,工作就不能开展了一样。


后来我发现他早已适应了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适应了人情冷暖的社交关系,适应了不虚度人生的“烟酒”生活。在这种设定里,他对生活的期盼也就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愈加强烈,就好像我们都知道,自己不努力就没有权利对生活指手画脚。人总是要与命运抗衡,在选择安逸的同时挣扎几下,才会知道自己真正可以把生活过成什么样子。


我曾经花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准备考公务员。我热爱那些能充实我生活的乐趣,为此没少做努力。一天到晚几乎都是坐着同样的事情,上课、复习和刷题,到后来结果却不尽人意。但我并不后悔自己当初会有这种想法,也不后悔自己为了实现这种想法付出了行动,一个人如果厌倦了对梦想的追求和热情,就算最后成功了,过得也会不尽人意。对生活的选择,往往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在不同的年纪,我们有着不同的追求罢了。


我也想起我父亲时常鼓励我,年轻人就应该敢闯敢拼,不安现状,要为梦想舍弃一切,要成就一番大事业。这些鼓励和憧憬都没有错,问题在于它往往营造了一种“年轻人只要奋斗早晚都能成功”的假象,却忽略了最初的热情澎湃和最后一事无成的失落,其实不相上下。我们憧憬着未来的一切,喜欢大城市里灯火通明的马路,幻想着无限的可能,要做富豪,要过得洒脱自由。直到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以后,能不再为生活东奔西跑,能在开会的时候高谈阔论,和朋友在一起能吃上人均消费几百块钱的餐厅,却越来越觉得,自己努力到最后,实际上根本不是为了追求过上奢侈风靡的生活,而仅仅只是为了做一个见多识广、知冷知热的人。


 


生活中最主观的偏见,是处处都要和别人比较,主观的把自己平淡的向往变成刻意的追求。也不知怎的,我们似乎就是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生活的难让我们感到畏惧,甚至成为“失败”的退缩,我们害怕别人会说三道四,害怕成为别人口中落荒而逃的人,只好逼着自己闭着眼睛往前走,学会勇敢坚强地面对一切。


我熟知的,那些在小城市里起早贪黑的生意人,尽管过程很累,但他们还是在为自己的生活努力,目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城市人。大城市里熬夜到凌晨三点的人,也不乏有摸鱼混日子的时刻。留在大城市,会有人深夜流泪哽咽下所有不为人知的苦楚;生活在家乡,也有人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看着夕阳西下幸福地发呆。


其实并不是在大城市才叫梦想奋斗,那些在小城市里千千万万的人,难道就都是没有梦想的咸鱼吗?在任何一种生活里,都有可能藏着一个人努力拼搏的勇气和摔倒再站起来的倔强。找一份安定的工作不丢人,回到乡下耕作也不丢人,奋斗几年到最后一事无成也不丢人,对生活充满无限期待也不丢人。人生的价值,从来都不是在别人的评价里,因为只要积极乐观的活着,每一种人生都有意义,都值得被赞颂。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