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关注 >> 【中国作家 丨 张恭春 作品专辑】

【中国作家 丨 张恭春 作品专辑】

2022-09-04 21:25:29
浏览量:


中国作家 | 张恭春 作品专辑









个 人 简 历


张恭春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化企协企业家联谊会会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大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理事,玉山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在相关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文章、诗词、评论等100多万字。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闲趣短歌》、《闲道当歌》、《闲者长歌》、《行成于诗》;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诗以壮行》等五部诗集,约1600首古典诗词;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纪实散文集《蓦然回首》,约33万字;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杂文集《墨香流年》,约20万字。 荣获中华杯第二届长江文学奖,全国作家诗人采风诗文大赛银奖。荣获第六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荣获第八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荣获全国化工系统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在中南海国务院小礼堂受表彰嘉奖。




作 品 展 示



礼赞唐宋八大家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典文集浩如烟海,诗书名家宛若星辰。唐宋八大家放射出的灿烂光芒,辉耀天地千百年,功德在人间!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先后掀起古文革新浪潮,对当时及后世的文坛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唐宋八大家都是进士出身,朝廷命官。他们将为政治学融为一体,政声卓著,文采斐然。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宦海沉浮,人生跌宕起伏,仍不失文人风骨,更显人格魅力,令人格外心生敬仰!


一、百代文宗——韩愈

百代文宗盖世言,不时吟诵总新鲜。

谏迎佛骨一封奏,绝胜蝇营千万篇!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孟州人,世称昌黎先生,官至吏部侍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称。作为文坛领袖,他“手持文柄,高视寰海”“三十余年,声名塞天”,为文气势雄伟,敢开风气之先,启宋明理学之先声。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弱,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全景式地描述了韩愈的为文、为臣、为人的至高境界。

韩愈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师说》《进学解》《马说》等精采篇章,亦为当代课文范文。特别是《谏迎佛骨表》,仗义执言,触怒皇上,被贬为八千里外的潮州,更显文人风骨,千秋景仰!

二、不朽文章——柳宗元

思辨锋芒照殿堂,敢违天命论秦王。

永州司马江湖远,不朽文章日月长!


柳宗元(73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运城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官至礼部员外郎。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柳州刺史,永州司马。

柳宗元留下了600多篇诗文作品,堪称古代文坛上最杰出的散文家,与韩愈齐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江雪》《天说》《封建论》《黔之驴》《捕蛇者说》《永某氏之鼠》等,被千古传诵。特别是在《封建论》中,有力地批判天命观,深刻揭示:封建,非圣人之意,乃势也。毛泽东称柳宗元为唯物主义思想家。


三、文坛伯乐——欧阳修

主考官中最爱才,文坛伯乐见情怀。

苏门弟子参天树,尽是醉翁亲手栽!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

欧阳修任礼部贡举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极尽赞美,竭力推荐,使一大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一生桃李满天下,堪称千古伯乐。唐宋八大家中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都是以布衣之身被相中、提携而名扬天下。而且,包括张载、程颢、吕大钧、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等旷世大儒、重臣名宿,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举荐。

  

四、诗书载誉——苏洵

大器晚成莫若他,诗书载誉满天涯。

同科父子三词客,“西蜀匹夫”第一家!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晚年自称“西蜀匹夫”,四川眉州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27岁时才发奋读书,又经过了二十年的写作实践,往往达到了“下笔顷刻数千言”的程度,代表作有《颜书四十韵》《六国论》《管仲论》《辨奸论》等。

苏洵最为杰出的成就就是将两个儿子培养成了中国文坛上的巨匠,这是对千年文化的最大贡献。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年已四十八岁的苏洵带着二十二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进京赶考。父子三人同时高中,成为同科进士,实乃文坛奇迹,千古美谈!

  

五、文坛巨匠——苏轼

恰似文坛龙卷风,放声豪唱大江东。

狂歌醉卧岭南外,长啸行吟烟雨中!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四川眉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极有成就,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全才式的文化艺术巨匠。

苏轼一生跌宕起伏,“一肚皮不入时宜”的处事态度,从天堂到地狱,从庙堂到江湖,天涯海角都深深地留下了他的生命轨迹与心灵印记。苏轼曾经官至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府、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中书舍人,又被贬至黄州团练、海南儋州副使,“乌台诗案”被打入死牢130天,险些毙命。从人生巅峰跌至宦海深渊,远贬天涯海角。由于这样的人生跌打,造就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千年第一人苏东坡。

苏轼的诗脍炙人口,优美动人;苏轼的词,豪迈奔放,开创先河;苏轼的赋行云流水,意境壮阔,如《赤壁赋》等名篇惊世。苏轼命运多舛,宠辱不惊。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以及凡物皆有可观的审美情趣,千百年来为人景仰,广受爱戴!

六、汪洋淡泊——苏辙

名气似乎逊父兄,风骚各领一高峰。

太平宰相无多日,锦绣文章意未穷!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州人,与哥苏轼、父苏洵三人同榜登科,官至龙图阁学士、御史中丞、尚书右丞、吏部尚书及宰相之位。

苏辙生平学问受父兄影响,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代表作有《新论》《六国论》《三国论》《上皇帝书》《竹墨赋》等;《诗集传》20卷;《春秋集解》12卷;《古史》60卷。“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朝廷变法新旧党争中,苏辙受其兄苏轼牵连,数度被贬谪流放。性格比其兄较为平静随和,文如其人,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宋仁宗赵祯批阅苏辙兄弟文章后曾赞叹:吾今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七、非凡气度——王安石

问政始知变法难,两回罢相不心甘。

党争更显真君子,一笑恩仇尽释然!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临川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宋神宗年代两度拜相,主持变法,遭到保守派强烈抵制反抗,终归失败,后罢相退居江宁。

王安石作为文学家在诗、词、文上都有杰出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代表作有《临川集》《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泊船瓜洲》等。

王安石在推行政治改革的激烈党争中,几乎撕裂了朝廷,树敌无数。苏轼是政敌代表性人物,曾经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而当苏轼因“乌台诗案”判入死牢,已罢相的王安石竟上书皇帝:“盛世安能杀士乎?”毅然出手相救。晚年曾建议苏轼在江宁置地相邻为伴。大政治家非凡气度可窥一斑!据说宰相肚里好撑船一语源出于此。

  

八、醇儒清香——曾巩

高阁尊前德不孤,文坛称道是醇儒。

知州素志亲民策,善政良谋大丈夫!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江西抚州南丰人。曾巩出生于耕读世家,自祖父起,77年间曾家出了19位进士。嘉佑二年(1057年)曾巩与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四人同登进士及第榜。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等知州,长期担任地方长官,勤于政事,关心民生,颇有建树,有着良好口碑,晚年官至中书舍人。

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一代醇儒。“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代表作有《元丰类稿》50卷、《寄欧阳舍人书》《墨池记》《学舍记》等。

曾巩一生用功读书,极嗜藏书。家藏古籍二万余卷,收集篆刻五百卷,编为《金石录》,堪为书生楷模。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