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得“四十而不惑”这句话有点假,不然就是我没有理解透彻,因为早过了不惑之年,依旧处于不断的困惑之中,常作天问之态而自惭形秽。
人一旦有了疑惑,总是想解惑,而解惑的良方便是读书。所以喜欢读书的人,一定疑惑不少,我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读书,我还经常听一些讲座,而出席讲座的大师往往又给我们这一圈粉丝推书单,结果大师的解惑之道,还是读书。
前不久,在麦豆老师(原名徐云志,中国当代80后代表诗人之一,《扬子江诗刊》编辑)的讲座里,他推出了一个现代诗歌写作者充电阅读的书单,一百部之多,摆在首位的是《尚书》。
《尚书》我并不陌生,但从来没有通篇读过,细读、深读更是没有,碎片式只言片语地了解一点点。既然放在首位,说明重要,故决定深入读一下这本书。
本来准备花钱买一本,却从区图书馆借到了。是北京开明出版社2018年的版本,书名《尚书诠解》,编著是春秋时期的孔丘,译注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张思纯。
我知道《尚书》文字古奥、难懂,所以书拿到手上并不急,仔细端详了封面、扉页、序言、前言、封底,浏览了一下目录,闻了闻书香,才作了阅读计划开始下手。
原本《尚书》共计58篇,而该版本又在传世版本的基础上,加入了《尹至》《尹浩》等9篇,增至67篇。我计划每天读一篇,逐字逐句弄懂文意,全文抄写一遍,朗诵一遍。这样下来,两个多月就能读完。至于阅读效果和收获,无法预测,想的是按照计划读完再说。与其说是读,还不如说是“啃”,实话实说,比啃骨头还费力百倍。
读第一篇《尧典第一》开头几句:“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不敢望文生义,注释也没有多少内容,只好奔译文来看。译文倒是通俗易懂:“从前唐尧称帝的时候,他耳聪目明,治理天下有智谋,他的光辉普照天下。”就这样一天天读下去,脑海里渐渐浮出上古时期帝王将相的场景,兴趣大增,颇有获得感。
一边阅读,我又查阅一些电子资料来扩展内容,居然小学教材里面也有《尚书》的知识点,比如关于尧舜禅让的故事,就出自《虞书》中的《尧典》《舜典》,思想种子是“以德治国”“选贤任能”“天下为公”。又比如关于大禹治水的典故,出自《夏书》,通过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播下了“奉献”“责任”“坚持”的精神种子。
随着阅读的点滴深入,我发现好些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出自《尚书》。当我读到第三篇《大禹谟第三》,就有了“克勤克俭”这个成语,同时还有“满招损,谦受益”这个成语;当我读到第九篇《胤征第四》,就看到了“玉石俱焚”这个成语;当我读到第三十六篇《泰誓上第一》,“离心离德”“同心同德”两个成语在我眼前突然一亮。还有很多当下使用的经典语句都一一显现,这让我对《尚书》的阅读顿时充满了新的动力。
随着阅读不断深入,我发现《尚书》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阅读《尚书》的乐趣还在于可以给阅读者带来多方面的益处。
一是可以对中国古代思想传统有所了解。
《尚书》记录了中国夏商周时期的思想传统,特别是周代的思想,它是周代思想的集中体现。通过阅读《尚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最早的思想作品,这些作品可以被视为民族精神的种子,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说实话,虽然了解得不深不透,但总归是受益的。
二是有助于我们探索政治智慧与社会治理经验。
《尚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治国经验和教训,是中国最早的关于国家治理的政治神学或哲学的记录。书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政治智慧和治理经验的论述,对于现代政治学、行政管理等领域具有参考价值。通过学习《尚书》,我们可以汲取古代政治家的智慧,为当代的社会治理提供宝贵的借鉴。对于个人来讲,就算是不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三是文化传承与精神滋养的重要资源。
《尚书》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更是一部文化经典。它记录了虞、夏、商、周君臣的言论,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阅读《尚书》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书中所体现的宏大深邃、质朴自然的精神特征,也能为现代人提供精神滋养和心灵慰藉。
四是有助于提升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由于《尚书》的语言文字较为古老,阅读它可以帮助读者提升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对《尚书》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古文的语法结构、词汇用法和修辞技巧,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水平,对于文学创作有着巨大的价值。
五是有助于历史研究与学术探讨。
《尚书》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之一,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提供了关于夏、商、周三个朝代的重要史料,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尚书》的研究也是学术界探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政治等问题的重要课题。作为普通读者,对这些有所了解也是受益匪浅的。
综上所述,读《尚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和政治智慧,还能在文化传承、语言文字能力提升以及历史研究等方面带来诸多益处。通过阅读和研究《尚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从而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你不觉得这些是很有乐趣的事情吗?
硬着头皮读着读着,竟然让我对这本上古典籍入了迷。《尚书》虽然记录的是远古的治国政史,却藏着巨大的智慧,不仅仅是治国之道,也有民族精神之源,还有道德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之根。与此同时,其文风的质朴、文意的幽深、文字的优美都值得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和文字工作者深入品味和学习。
读《尚书》无疑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阅读活动,需要耐力和毅力,也需要淡定,不急不躁,日有所进,夜有所思,方有所得。
读完《尚书》,一种强烈的喜悦之情从胸中涌出,它鼓励我在阅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去征服人迹罕至的奇境,去发现人类更美妙的思想之光,去构建自己独特的哲思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