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国庆特刊丨
中国作家 陈伯钧
作品展
作家简历
陈伯钧 笔名金匀先生,女,1952年8月生于长沙。教师、文书、集团报主编、作家,是个人的人生轨迹。已出版长篇小说《青杏出墙》被国家出版物博览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收藏。2016年10月在北京全国知青出版作品展中获优秀作品奖。2022年获得第九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图书一等奖。歌词《竹马青梅的的荣光》荣获“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在2021年“百花迎新春”全民春晚词曲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最佳原创词曲作品奖”。在“感动中国——大型原创词曲征集活动中,荣获新时代创作成就奖”。奖励制作一首原创少儿歌曲《快乐的小鸟》。散文《酒“九”情缘》荣获2021年“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金奖,并被评为2021年“年度最美散文”。亟待出版作品八部,原创作品二百余万字。
★ 作 品 展 示 ★
秋 韵
湘南的秋较之北方,像步履蹒跚的老人总是姗姗来迟。立秋刚过,空气虽会慢慢变得有点湿润,可真正的秋意却要将日历翻至深秋。
那时,太阳才没了夏日沸腾燃烧的激情,也没了炙热灼人的光焰,却仍是每日按时从东方升起,只是总爱躲藏在厚厚的云层里,好半天才懒洋洋露出它那羞怯的笑靥。
今年的秋似乎更懒,秋韵自然来得愈迟。晾台上,本该中秋时节飘香的丹桂,犹如羞涩的新媳妇,近日才掀起盖头初绽花蕊,将馨香溢满我的书房居室。
不知缘何,老天总是阴沉着脸,晴不晴雨不雨的,难得寻个皓月当空的晴夜,自然也就没有了往年中秋夜万人空巷涌上苏仙岭赏月之乐。
林邑古城山明水秀的景色似乎披上了害羞的面纱,环抱在浓浓雾霭里兀自换着新装,一会儿朦胧,一会儿清明。太阳淘气似的与大自然捉迷藏,待它睡足了,玩够了,才托将出那一轮火球和那蓝盈盈一碧如洗的天穹。
郴江河水不再发怒、咆哮、肆意泛滥;清亮许多,也平静许多。修葺一新的河道波光粼粼,满载着新生的喜悦直下潇湘。
公园,湖畔,巨大的遮阳伞下,浓缩着郴城人的闲情逸致,也从一方面定格了富起来人们的闲暇生活。河岸边,池塘旁,垂钓者日渐多起来,满面春风谈笑风生,钓出满心惬意,满怀雅兴。
泡一杯花茶坐在庭院里,抬头便能看见很高很高湛蓝湛蓝的天色和迁徙的雁阵,听见雀鸟叽叽喳喳的欢鸣,偶尔也会传来知了的嘶鸣。蟋蟀的叫声一日欢似一日,成群结对的蝴蝶多起来,许是刚从北方来到美丽的南国,翩跹起舞,婀娜怡人。
法国梧桐的叶缝里露出斑驳温柔的日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院墙上攀沿的牵牛花张开喇叭似的镶着白边的紫红裙裳,在墙根疏疏落落的秋草陪伴下也迟迟才绽开笑脸,将那一丛美艳,一抹丝绦高高地悬挂在秋韵里。
风,很轻很轻地拂过,温润的秋味便慢慢地从鼻腔,从喉管,沁入人心肺腑,然后在身体里慢慢泛滥开去;尔后,是野菊的馥郁,丹桂的馨香,争先恐后地钻进身体洗礼,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清爽和惬意。
秋雨来得迟,空气中灰尘自然多起来。皮肤干燥,褶子明显变深,购物频道推销的各类护肤品也赶着季节告诉人们秋的到来。姑娘们流行穿着时髦的灯笼裙,每每看见一只只黄、红、白、褐、蓝、青的灯笼打眼前晃过,便似乎见着小时打猪草常见的猪篓草上悬挂着的和眼前如出一辙的灯笼,小伙伴也有叫它灯笼草的,只是大小、质地、色泽、功用有着天壤之别。这些现代姑娘的裙灯笼,着实是一道秋日里最新最靓的风景。
一阵秋雨一层凉。刚才还阴沉沉的天底下忽儿吹来一阵凉风,不知不觉便淅沥索落下起雨来。蒙蒙秋雨兀自飞扬,飘飘洒洒裹着风寒,体弱的人们忙着加衣添裳。土地还没湿润,秋草还未曾喝够,便又风过雨停,云也渐渐地卷向西去。天幕犹如蓝底白花的面容又露了出来,太阳眨巴眨巴眼重新探出了头,才加在身上的马甲、罩衣便感觉多余了。
秋色怡人,秋韵满眼。
最浓郁的秋韵在果园里:枣儿甜了,桔子黄了,柿子红了,葡萄紫了,栗子熟了,沉甸甸的枝头到处扑闪着秋的媚眼,凝结着四季的灵韵与魅力。挂满硕果的山丘上,果园里,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洋溢着幸福的笑靥。
秋风扫落叶的日子不多见。秋去冬来,北方早下雪了。湘南的坡岭照样黛绿,耐寒的树木照样绿得养眼,秋韵躲藏在雾霭里、幽境中,矜持着它的矜持,只在干涸凋零的荷塘里,才能找见点北方秋的悲凉与清冷。
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快,来得悲凉;湘南的秋却来得傲慢,来得调皮,来得热烈;满山满谷,满街满市,无处不铺展着黄澄澄、红艳艳、紫盈盈的秋靥;如赏花,似品酒;于一种半开半醉混混沌沌的状态中,一种赏心悦目的清透里,来不及细细领略,日历便翻到了冬至。秋韵却依然烂漫着,铺展着,泛滥着,延伸着,显摆着它那别具一格的美艳。
无论时令节气是否迟缓,秋在人们的眼里是多彩的季节,在诗人和作家眼里是灵感的泉眼,总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或澎湃的感触,有股不能自已的深情,或吟颂,或悲啼,或展望,或寄寓;谁不盼望收获美好的人生,谁不喜欢丰收的季节?人生的秋韵,却只有懂得付出的人才能真正收获与品味。
林邑的秋虽不及北方的秋那么萧杀,亦不如钱塘江的秋潮那么享誉,却还是将秋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层林尽染秋韵浓,霜叶满天摄魂红,与漫山遍野的树木藤蔓,展开五彩缤纷的画卷,灵动、妩媚,养眼、醉心。
秋在一座座丰收的果园里,一丝丝飘零的细雨里,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馨香间;在一轮轮火红的升降中,一抹抹燃烧的晚霞里。在秋韵渐浓的夜幕里,在那万家灯火的璀璨中,心中燃起了一盏希望的灯。
天鹅峰记
与美丽的东江湖一脉相承的天鹅峰有着许多令人流连的地方,那里是我年少时借居的故乡。人们熟悉天鹅峰下的瑶岗仙钨矿,因为它盛产优质钨精矿。可是,天鹅峰秀美的山川景色却似才貌出众的大姑娘养在深闺人未识,亟待人们去认识,去考证,开发。
镶嵌在五岭山脉中的天鹅峰海拔一千六百多米,峰峦叠翠,雄伟奇特。高山峡谷中,沟壑纵横,怪石嶙峋;大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在这张黛绿无边的画布上随意一抹,奇山怪石巧夺天工,兀自养眼:或狮形、似人样、如天狗、像哈蟆,——仰望着蔚蓝的天穹,吟诵着深邃的欢歌,看着那齐天飞流的浮云,翻滚着,追赶着,消失在东方冉冉蒸腾着热浪的天际。
然而,在天鹅峰,这样扬眉吐气的日子并不多见。厚厚的积云像棉被,亦像一顶灰白的棉帽终日扣在天鹅峰的尖顶上,压得它愁云密布薄雾缭绕。即使天气晴好,它也时常耷拉着脑袋昏昏欲睡,日上三竿才得以拨云见日。
天鹅峰没有几个时辰的光鲜夺目,那些潮湿的空气便在阳光的熏蒸下,淘气地和它游戏。汹涌着爬上它的腰间,弥漫它的发髻,直至盘踞在它的头顶便不再离去。此刻,天鹅峰宛若垂暮的老者,哈着腰,弓着背,笼着袖子,开始打盹;忽而眨巴眨巴,忽而闪个亮眼,极不情愿地从那缭绕的雾霭里探出脑袋,惺忪着睡眼打量一下明媚的世界,踌躇着脚步在云雾和阳光间徘徊、徜徉、隐匿。
陡峭的山崖绝壁上,澎湃多姿的瀑布随处可见,或高挂悬崖,长空飞练;或幽行山涧,喷珠溅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句即刻汹涌脑际。大雨瓢泼时山洪暴发,幽静闲逸的沟沟壑壑突然变得嘈杂热闹起来,洪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波涛汹涌震耳欲聋。那种摧枯拉朽的架势,那种浊浪滔天的气概蔚为壮观,最好地诠释了什么叫作“气吞山河”。
春暖花开时,峭壁上青松苍翠,杜鹃争鸣;五颜六色的山花簇拥吐艳。山坡上,大而洁白的百合花,红、黄、淡紫的杜鹃花,摇曳着艳丽的身姿点缀在灌木或茵绿的草丛间,彰显山野的迤逦。湿润的泥地里,到处生长着百合、党参、葛根,毛栗、蘑菇、竹笋;红艳艳的山楂,毛茸茸的猕猴桃,漫山遍野的油茶树,耸入云天的竹林,令人目不暇接。
黄澄澄的老虎花开得最艳,长得最茂盛,一大丛一大丛簇拥着争奇斗妍。至于这么艳丽的花为什么有个这么赫然的名字无从考究,终因它那显赫的前缀,爱花的我从未敢去向那诱人的地方,去欣赏、去采撷,去占有,去掠杀它,生怕在那儿遇见吃人的饿虎。
小时候星期天常和姐姐一起上山砍柴、拾菌子、摘野果子,妈妈会告诫提醒小心蛇和老虎。因为害怕,从未敢靠近过老虎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独俏山涧,烂漫四野,年复一年。
穿山跨涧的空中索道上,你来我往的斗车身着黑色的铠甲,悬吊着巨臂,满载筛选后的矿石送去山下精选工段球磨提纯。然后,将山上急需的生产生活物资带回去。神奇变幻的云雾中,它们就像一群倒走钢丝的彪形大汉不辞辛劳,日复一日地奔忙穿梭,构成一道矿山特有的绮丽风景。
炎炎夏日登顶天鹅峰,那感觉简直爽极了。早上乘竖井电梯只一会儿就到了矿山最高的采矿工区。走出竖井坑道,四野白蒙蒙一片,整个人都在雾海里飘荡。顿时袭来莫名的恐惧,迈开的脚步迟迟不敢落下,生怕一脚踏空。
儿时,虽然曾无数次想象能像孙悟空一样腾云驾雾,一筋斗翻个十万八千里。此刻,站在这雾的心窝里,脚下什么也看不见,只有强烈的恐惧感在弥漫,生怕失足掉入无底深渊粉身碎骨。
前面的路到底是高是低,是宽还是窄,不得而知。脚下哆哆嗦嗦的,提起的腿不敢放下,生怕自己会掉下去,心脏咚咚咚跳不停。愈紧张,愈不敢提腿;愈提心吊胆,腿抖得愈厉害。恍若是揣着石头过河般,我小心翼翼紧拽着带路人的衣襟往前走。“二姐别怕,路很宽的。”他跟着小妹叫我,望着我窃笑。
满眼弥漫的大雾裹着寒风在耳畔呼啸,心惊肉跳的感觉在身体里肆虐,逼人的寒气迎面扑来,沁人肌肤,荡涤心魂,顿觉有只神奇的手掳去了凡尘污垢般惬意,满身毛孔如久旱的禾苗喜饮甘露般紧锁住这酣畅淋漓的浸润。
山下炙热的暑气带来的燥热烦闷顿时荡然无存,只感觉沁人心脾的清新与满足。不久,浑身便冷得打颤。虽早有准备,却敌不过矿工身着棉大衣迎面而过带来的条件反射,所有的衣服都穿在身上依然没有一丝暖和的感觉,一行人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山下阳光灿烂,山上却别有洞天,山谷里弥漫着悠悠的雾气。朦胧的山色中,只有我们的身影在移动,一切都仿佛睡着了。一团团,一层层,一片片的浓雾,或汹涌地翻滚,或悠闲地飘移,或肆意地戏谑,一如邻家淘气的孩子,时而将前面的行人包裹起来随着浓雾隐匿,时而似流动的浆液殷勤为过客洗牛奶浴。内心急切地盼望阳光能快点将这雾帛撕碎,让我们得以饱览这里美妙的一切。
终于,盼来了云开日出,那些鬼怪似的雾精灵一忽儿闪去,像是揭去了一张污浊的台布,尽显满眼的青葱,满目的碧绿。山坡上茂盛的青草青翠欲滴,像厚厚的绒毯一直铺到天边。令人想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诗句,只可惜眼前这肥沃的草滩还有待开发才能见牛羊。不知名的小花,星星点点地缀在草丛里,随着微风像星星般闪烁,白的纯洁、红的亮丽、黄的娇艳、紫的剔透……
天鹅峰每座山都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刚才还是灌木低矮、绿草如茵,让人浮想联翩。转眼间似乎便有一只巨手将地毯席卷而去,只剩下孤独的灌木如残烛的老人悄然而立:低矮、枯萎、瘦骨嶙峋,像过了火似的,满眼找不到一丝绿意。让人不由得想起那些流浪街头的乞儿,想起“三毛”头上那残存的毛发,生出无限的爱怜与不忍。
然而,转过一个山谷,眼前展现的却是一座巨大的园林和许许多多令人驻足的“盆景”。这些天然长成的“盆景”,是我们平日在庭院和公园里无法看到的。它们没有经过任何人工的修剪和雕饰,却是那么的挺拔苍劲、虬枝繁茂,错落有致,令人流连忘返。假如哪座公园将它们移植了去,定会游人如织,乐不思归。
难道是我们的先祖曾在这儿居住?我的心怦然雀跃,《红楼梦》《西厢记》中描绘的亭台楼阁花园庭院浮现眼前。如果不是人工所为,这些“盆景”何以能在高寒山区独秀于野?那么绮丽,那么茂盛,那么欣欣然,那么豪气逼人;那么令人不忍离去,浮想联翩。
突然,想到了“天鹅峰”、“天鹅塘”那令我无数次遐想的名字,想起儿时那里曾频繁烧红天际的“山火”,想起赶去救火的叔叔伯伯失望而归的神情,想起了关于“飞碟”造访地球的故事。
天鹅峰有一传说中的天鹅塘,塘不大,很浅,没有水,更不见天鹅嬉戏游玩。至于为什么有天鹅峰、天鹅塘之说已无从考证。那个浅圆坑叫“天鹅塘”倒引发我疑是天外来客所乘飞碟着陆时留下的痕迹。
许多年后,这样的感觉愈来愈肯定。我深信,不明“山火”就是天外来客,“天鹅塘”就是拜飞碟着陆所赐:——天鹅峰蕴藏着优质的钨精矿,还有无数蕴藏于尾砂中亟待利用的宝藏,几十年仍然躺在那璀璨的人造沙漠里,亟待造福于人类。
是外星来客对天鹅峰情有独钟,我深信。美、日等国早已对它垂涎、蓄谋,也清楚地记得,日本人出高价点名购买这里的尾砂惊动国务院,它们至今仍静静地躺在周总理批示建造的尾砂坝内。
美国被我国击落的第一架高空无人侦察机就曾在天鹅峰上空盘旋,我看到它惊慌逃窜,直到被人民解放军高炮击落。也许外星人也需要这里蕴藏的宝藏,也许它们曾经无数次往返,带去了少量样品,或许他们还会再来回访。
天——鹅——塘,多么诗意的寄寓,多么动听的名字。是谁曾经在这儿开凿了它,是谁给了它这么美丽的名字,是谁在牵动我遐想的情丝?哦,天鹅峰,你那牵魂的印记,那令人梦萦的秘密!
晨雾慢慢淡去,伫立天鹅峰极目远眺,群山在云海中隐现,太阳在雾罩里升腾。喷薄而出的红日,穿过云雾普照山峦,令人心旷神怡。头顶蔚蓝的天空,脚踏汹涌的流云,心儿跟着它们温暖、徜徉、激荡。
“云雾岩巉下,乾坤指点间”。山下,绿树环抱的矿区尽收眼底,像刚沐浴后的姑娘亮丽动人,——整齐的老式平房,黑瓦白墙,依坡建造;新建的楼房碧瓦红墙,错落有致,在烈日的映照下像闪闪发光的结晶体镶嵌在山腰。
参天古树群掩映着幽静的办公区,俄罗斯专家曾居住的防潮板屋,大食堂、商店、学校、会议室、俱乐部、街心广场;宽敞蜿蜒的马路,穿梭的卡车,熙熙攘攘的人流。
黛绿的远山,峰峦,翔云;脚下翱翔的老鹰,凌空的飞鸟;对面山岗上苍翠的松柏,层层梯岭,瓜果茂盛;缭绕的薄雾如怡情的丝带,牵出劳动的喜悦,甜蜜的瓜果,幸福的欢畅,美好的希冀。
伫立在高山之巅,饱览我曾旅居十年的故乡,饱览那神秘幽静的天鹅峰,一泓激荡的情怀如那眼前或浓厚,或淡雅,或文静,或调皮的闪着金辉的浮云,整个儿心胸都是金灿灿的。
哦,姿容秀美的天鹅峰,我那魂牵梦萦的故乡!
故乡的桂花树
老家对面山崖的岩缝里长着两棵茂盛的桂花树,一到秋天,便有阵阵清香随着微风飘洒开来。伊始,只是间或地闻到淡淡的清香。随着桂花越开越多,香味愈来愈浓,幽幽的馨香沁人心脾,我会不由自主地唱起“八月桂花遍地开……”我没有胆量攀上山崖去采摘她。平日里,只能远远地观瞻它枝繁叶茂茁壮成长的朦胧身姿。待到它群芳争艳时,深深地吮吸着淡雅的清香,情不自禁地发出“真香啊,真香”的感叹。
我家所处的山坡与对面的山崖很近,两山之间的深谷便是桂花之魂徜徉遨游的地方。在这属于她们的世界里,无私地将自己的芬芳洒向人间,洒向广宇,却从不曾向人们索求什么。桂花树在山崖的缝隙里求得生存,靠阳光雨露,更靠自己的不屈拼搏,才得以有今天的扬眉吐艳、芳香四溢。又是八月丹桂飘香之时,我思念故乡的桂花树,心底里不禁泛起许多与之相关的故事。
听母亲说老外婆家富裕殷实,到了外婆这代才家道中落。母亲五官清秀靓丽,有着典型的大家闺秀风范,虽没读过什么书,却心灵手巧、知书达理,出口成章。受到封建家庭的正统教育,母亲为人谦逊善良,行为举止端庄得体,心性聪慧过人。
怕我们吃亏上当,对五个女儿的管教近乎苛刻。什么“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男女授受不亲,不准随便和男生说话”等等就像紧箍咒,念得我们以为跟男孩子说话接触就是不乖,就不是好女孩,生怕自己因为不听话惹得父母生气,母亲的教诲也影响了我人生保守个性的形成。
记得那年,桂花又开了,沁人心脾的馨香终于从谷里飘向了外面的世界,飘进了校园,飘进不少同学的耳中,大家决定放学后一起去山崖采摘。我的心底一阵悸动,不知道闻了多少年桂花的馨香,却从来也不曾看到桂花的样子,更不要说把她捧在手里或养在花瓶里了。
我是多么希望能和同学一起爬上山崖去摘桂花,哪怕就是近距离看看她的芳姿那该有多好啊!可是,我不敢。尽管去摘桂花的男女同学都有,我也害怕母亲知道后责骂,怕因为自己不听话惹得母亲伤心落泪。
“小兵(我的昵称),放学后我们都去摘桂花,顺便去你家玩玩好吗?”
“去摘桂花可以,但是你们不准去我家,爸妈不准我和姐姐跟男孩玩,要是知道你们去了我家,会挨打的。”我理直气壮地将男女同学都拒之门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多么幼稚可笑。
浩浩荡荡的同学队伍终于从我家门前下到谷底,再沿着石板路攀上对面山崖,不畏艰险地爬到桂花树闺居的幽境,高高兴兴地收获了满心的芳香。然后,一群人嘻嘻哈哈捧着桂花,不无遗憾地看着伫立门口,像卫士一样把守着家门的我和姐姐羡慕的神情,踌躇着脚步拾级而去,只把浓郁的馨香留在了我们无比艳羡的心底。
这时,父亲恰好从屋内出来,看到远处边走边跟我和姐姐说话的同学,满面笑容地大声喊道:“到了家门口,怎么也不来坐坐?”
“不坐了,陈伯伯,回去迟了,爸妈会担心的,谢谢您!”同学委婉地拒绝了父亲的盛情相邀,却不知道此刻我的心中有多懊悔。
父亲忙于工作,兴许不知道母亲对我们严厉的要求吧,他为什么不早点出来呢?同学走得只看见背影他才出来留客,害得我和姐姐那么不近情理。早知父亲比母亲开通,同学来家里玩不会挨骂,我一定会和他们一起去爬山崖,摘桂花。然后,拿出母亲自己做的杨梅干、桃子干好好地款待他们,那该多有面子啊!
秋风送来阵阵桂花的馨香,不由得想起故乡的桂花树,回想起儿时的幼稚懵懂忍俊不禁,一股馨香的遗憾涌上心头。
不知故乡的桂花树如今是否依然枝繁叶茂芳香四溢。如果她还健在,定和我一样从妙龄少女变成了风姿绰约的老妪,一定还是那么不屈不挠地争奇斗艳,将她的芳香洒向人间,洒向广宇。用她们馨香的花朵,洁净人们生活的空间,甜蜜人们美好的生活。让“桂花……”、“桂花糖……”、“桂花糕……”的吆喝声回荡在大街小巷。
难怪人们爱把八月份出生的孩子叫作“桂香”、“桂花”、“桂生”、“桂平”,这里面饱含着人们对桂花树的崇敬、思念和赞美,更寄托了父辈对孩子的厚望,可见桂花树在人们的心中同样有一座丰碑。人们用最朴实的方法,最长久地为桂花树唱着一首永恒的赞歌。
又是八月丹桂飘香之时,我思念故乡的桂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