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作技巧 >> 文学创作风格的根本在于创新

文学创作风格的根本在于创新

2022-09-06 15:24:53
浏览量:

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的话语情境共同发生作用的外显性呈现,其凝结着作家的学识才力,个性气质,情感体验,艺术追求等诸多主客观因素,往往被视为是辨识和衡量作家创作的重要标记。文学创作风格历来为作家和学界所重视,但近年来却出现了被边缘化、被忽视的趋势。风格的缺失已成为当下文学创作上的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正如有的文艺理论家所明确指出的,文学风格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文学创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需要大声疾呼引起注意。

风格创新已成为文学创作的软肋

近年来,我国文学创作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皆有提升,据统计,仅2013年一年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书号中心登记的原创长篇小说就多达4798部,这些作品中既有文坛老将们的长篇力作,也有文坛新秀们的处女作,这些作品类型多种多样,体裁和题材也不尽相同,展现出了当下文学创作多元化的特点,这对繁荣我国的文学事业来说是好事。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偌大数量的作品中不论是名家名作还是新人新作,传统文学还是新兴文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具有明显的创作风格的作品并不多,而在风格上具有开创性的作品则更少。我们的文学创作在数量上上去了,但在创新上,尤其是文学风格上的创新做得还远远不够。

正如有的文艺理论家所言,当下的文学创作状况虽然在总体上令人欣喜,但“我们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还不能让人满意”,同时,“有相当数量的作家和作品缺乏自己的独创性和鲜明风格,平庸化、雷同化、浅表化似乎成为顽症”,“见不到新的有影响的流派”已成为特别需要我们引起注意的问题。何以如此?笔者认为风格创新的缺乏正是其关键。

文学风格作为作家辨识作家的徽记和标志,其本身就意味着创新,意味着不同。然而当下的许多作家在创作上是没有自己的创作风格的,他们在创作上或沦为堆砌字句的工具,成为没有风格的写手;或沿着前辈作家、同辈作家开创的老路在走,以模仿他人的风格作为自己的风格,他们看起来是有风格的,但实际上他们沦为了风格的模仿者和复制者,并无自己的风格可言;还有一部分作家已经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但他们之后就满足沉溺于自己所创造出的风格中,在自己创造出的文学风格中打转,不再进行创新,他们的创作也大多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滑动,少了突破,在风格上也基本没有变化。在当下,真正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鲜明的创作风格的作家少,而在已有的创作风格上继续探索,进行风格创新的作家则更少。

既然风格本身就意味着创新,就意味着独创,那么个体性,独创性和多样性应该才是其应有的特性,而无论是码字式的创作、模仿性的创作或是沉溺于已有风格中裹足不前的创作应该都是其大忌。老舍说,“风格不是由字句的堆砌而来的,它是心灵的音乐”,“风格的有无是绝对的,所以不应去模仿别人。风格与其说是文字的所异,还不如说是思想的力量”,作为“心灵音乐”和“思想力量”的风格应该是不能堆砌、模仿和复制的,它应该是时常更新的,有变化的。现实是,当下文学创作中簇拥着不少蹩脚的文字堆码者、风格模仿者和风格复制者,却少了风格创新者。正如有的文艺理论家所言,当下的许多作品是“缺乏独创性和鲜明风格”的,这与文学经验的匮乏有关,与文学修养的贫弱有关,与文体意识的薄弱有关,与文学市场的诱惑有关,但更与创新的缺失有关,创新已然成为当下文学创作的软肋,进行创新,特别是风格创新势在必行。

重视风格创新乃文学创作的题中之义

文学风格的特性决定了创新才是其根本,然而创新意识的薄弱与创新的缺失正制约着当下作家的创作并直接影响了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风格的有无本身就意味着是否创新,那么当下的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怎样才能培养并彰显出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创新之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其一,借鉴优秀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并进行适当的延伸突破。世界上很多的优秀作家在创作上都是从借鉴其他作家开始的,文学创作风格也是可以借鉴的,每一种成熟的文学风格背后都有着其特殊的内核,其中蕴藏着作家的智慧和心血,作家创作不是凌空虚蹈,批判性的借鉴其他作家的创作风格,能让作家更快的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并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但学习借鉴其他作家创作风格应该是有选择性的、有限度的。作家在借鉴其他作家的创作风格时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作风格的作品,而在学习借鉴这些作品形成自己的风格的过程中即使是对其他作家有师承或模仿,也不能迷失于别人的风格当中,在创作上沦为其他作家风格的影子,而应该对其进行适当的延伸、突破,甚至是超越。鲁迅在创作风格上曾借鉴过安特莱夫,他的不少作品都有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但其作品在整体氛围上又不如安特莱夫那样悲观绝望,在很多方面,他都完全超越了安特莱夫。莫言在创作风格上曾模仿借鉴过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等作家,但他很快就意识到不形成自己的特色,他的创作“就死了”,他对马尔克斯等作家的影响进行了延伸和突破,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引来了世界的瞩目。

其二,寻找并凸显出自己的创作个性。创新的关键在于个性,真正的风格都是具有独创性质的。文学风格虽然是创作个性、话语情境及语言形式等多重合力的结果,但创作个性才是其关键,而风格正是作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创作个性蕴含着作家独特的人生观、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等个人性格特征,是否寻找到并凸显出自己的创作个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意味着是否拥有风格。歌德说,“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罗兰·巴尔特说,风格“是作家的‘事物’,光彩和牢房”,是作家的“孤独自我”,作为作家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和“孤独自我”的标志的文学风格如果缺失了自我的创作个性的话还算风格吗?在文学创作上作家不应当是充当他人创作个性的仰望者和模仿者,而应该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探寻并逐渐在创作中凸显出自己的创作个性,进而探索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其三,时时探索,培养多元化的创作风格。当作家形成自己的独特创作风格后,并不意味着创新的终结和文学风格探索的结束,但凡好的、伟大的作家都是有多套笔墨,多种风格的,已经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家应该继续探索,寻找自己在创作风格上的更多的倾向性和可能性,继续进行风格创新,培养出多元化的创作风格,而不是固步自封,满足于已有的探索。老舍说认为“作者以一成不变的风格,去应付不同的内容与形式,难免有成有败。适者成功,不适者失败,这便是局限”。他说,作家“不应当因局限而放弃风格,或轻视风格”,“即使承认风格有所局限,作家也不该不去多方面尝试”,因为“作品可能失败,功夫却不亏人。这次失败,下次就会有些进步”。真正的好作家应该是风格的创新者和不懈探索者,当代作家在文学风格的创新之路上依然任重道远。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