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报刊美文 >> 《山花》2024年第9期 | 葛水平:好酒醉人间

《山花》2024年第9期 | 葛水平:好酒醉人间

2024-10-21 14:59:14
浏览量:

葛水平,1965年生,山西省沁水县人。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心灵的行走》,诗集《美人鱼与海》《女儿如水》,中篇小说《甩鞭》《地气》《喊山》等。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七届花城文学奖、第二届凤凰文学奖等奖项。现为山西省文联主席。


一、喝酒为了让别人显得有趣

我觉得衡量一个人是否还年轻的标志之一是:日常见面是否还期待一场酒事。那些缠绵悱恻、血脉偾张和涕泪滂沱的往昔——一场酒事让酒桌上的友情开始回首往昔岁月,在当下的时光流逝中,还有什么能唤起自己对时间叹喟的刻骨之疼?酒精无疑是一个奇妙的存在。酒后的世界,一部分变得模糊,另一部分又变得清晰,如果不喝酒,无疑你的人生就缺少了一个世界。海明威说:“喝酒为了让别人显得有趣。”

酒是一个亮眼的词,先是你在喝酒,然后是酒在喝酒,最后是酒在喝你。酒,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二、酒是岁月的果实

6月,我应《山花》杂志邀约来到贵州珍酒厂,贵州是出产好酒的地方,一条赤水河富贵了两岸。

贵州也因水而有了酒事。

高粱是珍酒的原材料,是雨水、烈日、山谷的风景,是岁月的果实。没有什么比一杯酒更豪放,没有什么比土地更慷慨,因为珍酒与每一种过光景下的百姓有关,与烈日有关,与雨水有关。当一种产品的文化给消费者规定了一种文化背景的时候,这种文化就会成为普通人家过日子的欲望渴求。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把诗酒人生,看作最为理想的生活方式。

诗与酒联系得好的先驱者首推唐朝的李白、贺知章、杜甫、白居易、刘十九,“酒”毫不吝啬地加入到他们的作品里,他们在作品中用酒表达了人间的春夏秋冬。

一场酒事是从唐朝的春天开始的,春阳高照,诗人岑参从长满榆树的街道上走过,身后的路蕴含着某种旧时日的风情,似乎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他和路边卖酒的老人开起了玩笑,你是不是看我很穷啊,看我没钱买你的酒,看我平民打扮的样子不像喝酒人,可是春天来了,仰头看看吧,榆钱儿开得很茂盛狂放,我能拿来当钱买酒吗?

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旁榆荚巧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

时间使当下的熟悉变得生动,而幽了一默的问话又使陌生变得亲切。纵然人生了无生趣,但也可以自己找点乐子吧,人性的真实才是最真切的风景。

夏天的酒事由诗人罗隐的烦恼开始,暑热所笼罩的傍晚,既然赶不走昏头昏脑的头绪,那就喝他个痛快吧。说举杯销愁愁更愁,那愁绪岂不更是浓得化不开?既然人生痛苦漫长,那为何不用酒精暂时麻醉一下自己?人生看开一点,快乐就会增长一分;人生放下一些,心灵才能平静一些。按照古希腊哲人的说法,身体无疾病,灵魂无纷扰,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罗隐是个苦命的诗人,所以他解脱痛苦的方法,就是沉溺于酒缸: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惆怅遇见了酒,心思便不再那么满,那么烦,留在一种状态中也是完成了一次涅槃。

在杜牧看来,人生总是要老去的,秋天,就像美人迟暮一般。这是生命的必然,所以没有必要哀叹。王国维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看着秋天的到来,把梗阻于胸的种种不适,尽力倾吐出来吧,时光好生宝贵哦。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霑衣。

秋高气爽,酒把委屈一点点挪移走,酒把性情打开,心就会畅快起来!

看那旧墙青瓦上的月光,那不是月光,是花开,是飞雪。白居易是日子过得比较自在随性的诗人。他喜欢喝酒,更喜欢在下雪天,雪花盛开得饱满,邀请朋友吃着火锅唱着歌,畅叙人生。这首《问刘十九》就是白居易最著名的呼朋唤友来喝酒的佳作: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和朋友一起喝新酒,你看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新酿的米酒泛着淡绿色,小小的红泥火炉,冒着热情的火光。这个时候和朋友促膝对坐,喝一杯酒,此乐何极!从此人生快乐入驻,苦痛走远。

酒是离别,是重逢,也是礼仪和德行。

天地人,珍酒一杯,与山川河流对话,与蛙声鸡鸣犬吠对话,闭上眼,手亦辨得,某种植物的味道,露水的味道,柴火的味道,庄稼的味道,日晴月明的味道。声、气、味,入得身心时,诚可自疗,可自补,可养人,在脚下的土地上,亦如草木与那土地,酒的诱惑是毫无道理的,而一路走来,路上的孤独很简单,酒易于处理一切。

或许,珍酒与道同在,一个“珍”字,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中华民族才生出了如此这般因酒而衍生的风花雪月故事。

三、珍酒的前世今生

珍酒的传奇经历,从赤水河畔的茅台开始。酿酒的传统,史有明文的就可以追溯超过千年,而后世称为“茅台酒”的近现代茅台酿酒传统,则可以追溯超过一百年。

最初的茅台酒,实际上是一个“群体品牌”,是以地域归属为产品名称的典型,这种情况其实在资讯不发达的旧时代,非常容易理解,就像王麻子剪刀、遵义辣椒、习水豆腐皮、习水腊猪脚一样,是那时候“优秀产品力”自然形成的商标。

珍酒,就诞生于这样一个酿酒文明深厚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中。

没有茅台就没有珍酒——至于为什么后来不径称为茅台而另取名为珍酒?因为,珍酒是“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的产物。

茅台最早的酒坊叫“偈盛烧房”和“大和烧房”。1990年发现了,从茅台到仁怀县城三百梯路段路碑上刻有“偈盛酒号”的字样,时间是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大和烧房”的信息则是在茅台镇杨柳湾一尊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的化字炉上,铸有捐款户名单为“大和酒坊”,时间上略晚于偈盛烧房。

茅台酒在清代非常明显地兴旺起来,与清乾隆年间开修赤水河,茅台镇成为川盐入黔的集散地有很大关系。当时茅台酒的独特工艺已经基本形成,而且生产规模不小。清道光《遵义府志》引《田居蚕室录》记载说:“茅台酒,仁怀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称第一。其料用纯高粱者上,用杂粮者次。制法:煮料和曲即纳地窖中,弥月出窖烤之,其曲用小麦,谓之白水曲,黔人称大曲酒,一曰茅台烧。……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

这是“茅台酒”在文献中出现的第一次,此前它还叫“烧春”“茅台春”“茅台烧春”等名字,而且,此时的“茅台酒”,跟今天的茅台酒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它所指的是“茅台造的酒”,这表明,至少从那时候起,黔北地区所产的酒,就已经很有名气了。

红军长征时期,于1935年春经过茅台镇,在聂荣臻、杨成武、彭德怀、成仿吾等人的回忆录中,都留下了关于茅台酒的记载。开国少将熊伯涛更是著有专文,篇名就叫《茅台酒》,发表在长征结束之后不久的1936年,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书上。

他在文中写到,“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吃酒的人……‘义成老烧坊’是一座很阔绰的西式房子,里面摆着每只可装二十担水的大口缸,装满异香扑鼻的真正茅台酒。封着口的酒缸大约在一百缸以上,已经装好瓶子的,约有几千瓶。空瓶在后面的院子内,堆得像山一样。”

1958年,党中央提出茅台酒生产万吨的设想,要让老百姓都喝上像茅台一样的高品质酱香好酒的美好夙愿。1975年,周恩来总理在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再次提案,同年,“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项目正式立项。

贵州,上下数千年,纵横十万里,山水,横贯于天地间的巨卷,春山润,夏山阴,云山隐,晴山秀,像辛稼轩说的那样“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彼此的凝视,相契相合,“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历经十年的千辛万苦、九个周期、六十三轮次、三千多次分析试验,终于在青山簇拥的遵义汇川收获了成果。

珍酒“色清,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幽雅,酒体较醇厚……基本具有茅台酒风格。”

198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品尝后,题词“酒中珍品”,“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厂”正式改名为“贵州珍酒厂”。珍酒坚守传统大曲酱香白酒酿造工艺和流程,在原料方面,精选本地红缨子高粱进行酿造。红缨子高粱,坚实饱满,粒小皮厚,耐翻糙,能经受多次蒸煮,其糯性大,出酒酒质也最好。一年一个周期,两次投料,端午制曲,重阳下沙,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一瓶珍酒的诞生,从酿造到出厂销售,至少要经过五年以上时光与岁月的沉淀,其间也倾注了新一代酿酒师们夜以继日的匠心传承与创新。

“遵义小气候”,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温度15℃,终年温凉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每年天气较热的6至8月,晚上通常会下雨,气温就降了下来,对于酿酒来说,这种适宜的气温和空气湿度,特别适合酿酒微生物的生成、发酵和繁衍,形成了适宜酱酒酿造的独特生态气候环境。

四、见酒如见君子

遵义市北郊石子铺的早晨,鸟儿的鸣叫在空寂中响起,崇山峻岭,所有的场景都无法辨认,唯有老树仍在盛开着细碎的阳光支撑着默默的浓荫。有人说,酿酒,是时间的艺术。酿酒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即尊天守时,地利即顺应自然,人和即虔诚匠心,人们常说,酿酒是与时间做朋友,其实这背后是“天、地、人”的交融与和谐,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酿酒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敬神、爱人等超越物质的多重含义!

酒糟的香味在厂区弥漫。大地铺锦,鲜花盛开,走在酿酒的时光通道上,突然觉得时间中蕴含了珍酒“道法自然”的神奇智慧。颂祖训、敬天地、拜师傅,开窖!一个庄严的时刻,只为了成就一场人间酒事。

见酒如见君子,由开窖想起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饮酒前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之后才可仰杯而尽。

原始宗教起源于巫术,在中国古代,巫师利用所谓的“超自然力量”,进行各种活动,都要用酒。巫和医在远古时代是没有区别的,酒作为药,是巫医的常备药之一。

我看过一部有关酒起源的纪录片。一群猴子吃了树上掉下来的烂果子,步履蹒跚,东倒西晃,最后全都躺在地上,呼呼大睡。要说这就是我们文明的起源,基于一种因发酵而引起的酒醉,直到今天,仍在影响着我们观察和梦想的方式。

因珍酒想起我的故乡,普通人过光景劳作一生和自然相处充满敬畏,年节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

靠天吃饭的乡民,以天空为背景,三杯酒祭日。很小的时候,我见过一次日食,民间叫天狗吃太阳。大人孩子们取了自家的脸盆敲击,吆喝声四起,黑漆漆的天空下看那日头一扭一摆地走出来。古时候发生日食是要用九条牛来祭祀的,酒是祭祀的引子。仪式中遇到日食天子是要减少膳食的,不饮酒作乐,只是朝中击鼓。

人类手中始终掌握着有力武器,人们为神灵进一步人格化创造了条件,酒是开路先锋。

喜欢珍酒的风味,入口柔和,酒体醇厚,陈酱味十足,记忆中烟云缭绕的正是这个特点。好酒醉人间。珍酒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上,留下了众多被铭记的历史瞬间,同时珍酒也给贵州的山水赋予了新的意义:酒是粮食历经季候修成的正果,皆是雨露、日月凝聚的黄金,皆是土地繁华盛开的铃铛。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