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观点 >> 《将军和他的树》: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英雄书写

《将军和他的树》: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英雄书写

2024-02-02 12:13:10
浏览量:

《将军和他的树》 鲁顺民著 大象出版社 2023年6月版 39.00元 ISBN:9787571117702

《将军和他的树》 鲁顺民著 大象出版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生态文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新命题与新热点。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到“生态文学展现着新视野和新空间”,新时代生态文学如何书写成为摆在文学界,尤其是每一位作家面前的重大课题。鲁顺民的生态报告文学《将军和他的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范本。

这部作品生动再现了河北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退休后,义无反顾地放弃优渥的城市生活,情牵故里、反哺家乡、植树造林的事迹。将军的家乡山西省左云县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南边缘,曾是著名的风沙县,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加剧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他自掏腰包不要林权不要地权,这一干就是20年。作者扉页写道“一个人和200多万株树……”,语言简短却充满力量与想象的空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在深挖英雄人物的故事中彰显时代精神,在双重叙事的结构中拓展了生态报告文学创作的广度与深度,在大量的细节描写与独特的地方语言中最大限度地还原人物,让平易近人、可亲可敬的“老汉”形象跃然纸上,让生态保护的故事更加真实动人。

作者在疫情期间数次去左云走访考察,查找史志资料,追溯左云历史,将笔触延伸到当地的人和物,以地方性书写全面呈现了当地广阔的生活画面。地方性书写首先体现在对地方语言的运用,鲁迅曾说“方言土语,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那里叫‘炼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恰如文言的用古典,听着也觉得趣味津津。”语言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表征,为了更好地展现人物,作者尝试对语言进行转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素材,进行文学性的融合。开篇通过对“老汉”一词的运用和解读,让时代楷模张连印将军完成了身份的自然过渡,抛却英雄光环,他是质朴无华的山西老汉。这种充满浓郁地方色彩的口语,书中都用得非常有韵味,比如“拿心”,既是人与人交往客气,也体现在对某人某事的关心重视,作者用“将军是一个‘拿心’的人”活化人物性格,短短几个字就刻画出了将军思虑周全的处事风范和壮心正烈的人生状态。动词“着(zha)”发音短促、明确,内涵丰富,作者用“着”贯穿文本始终,鲜活灵动。此外,“营生”“揎”“膀”等山西方言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富有生活质感,同时又不影响阅读的顺畅与愉悦,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毋庸置疑,正是通过对方言俚语的借鉴,人物话语情绪更加充盈,“老汉”的形象更加立体,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作者的地方性书写还体现在描写当地风土民情和自然风景,从婚丧嫁娶的鼓吹班到元宵节点燃的平安灯,从满目疮痍的烂河滩到300亩绿色苗圃,从无人耕种的荒地到静听松涛的6000亩林地,既写出了当地人的善良淳朴,又再现了新时代新农村的生态变化,是具有鲜明地方性的生态文学作品。

在叙事结构上,作者采取了双重叙事结构,一方面讲述张连印回乡植树的事迹,一方面追溯张连印的成长历程,主线副线既独立又关联,在作者叙述中穿插交织,最终合二为一。主线围绕着时代楷模张连印植树造林的故事展开,作者不惜笔墨详尽描述了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漫天黄沙、黑云动地”的状况由来已久,对此每一位张家场人都有着切身体会,这也更加坚定了张连印植树造林、改善环境的决心。对于周围人的不解和反对,张连印一笑置之,扑下身子亲力亲为,起房盖屋时搬砖和泥,苗圃劳作时扛树栽苗,育苗受挫时苦心钻研,前后引进二十多个品种,一个一个地尝试,一点一点地摸索,最后才找出适合张家场的苗木,率先在当地成功培育出了大规模的樟子松。作者没有重墨书写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也不刻意营造潸然泪下的感人事迹,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善用细节建构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在日常生活的书写中呈现宏大叙事,营造多角度多层次的意蕴空间。

回乡植树后张连印融入当地生活,不讲吃穿,没有架子,“穿件旧作训服,抗一把锹,一双鞋粘泥带土,摘下帽子来,乱蓬蓬的头发,黑脸膛”“乍一看,就是一个刚从田野里劳作归来的农民”。植树以来,张连印始终坚持在一线指挥,带头苦干,每年的植树黄金季,也是当地风沙最厉害的时候,“风搅着沙,沙裹着风”,长期风吹日晒,嘴巴肿胀开裂,山上植树也只能开水泡面,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停歇,就这样一年一年的坚持下来。一次张连印看见饭不多,担心饭菜不够,迟迟不动筷子,悄悄让厨房加菜,“待大家已经吃的差不多了,他才掰块馒头就着土豆丝吃”,通过这些生活细节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的细致、温暖,也为作品奠定了朴实温暖的叙事格调。

作者笔下的张连印能够尊重理解乡村的伦理与习俗,遵循农民的处事方式,并与之平等交友。过年发放善款时,部分村民对80岁的年龄限制不满,他能耐心倾听诉求,考虑到农村虚岁的传统,适当放宽年龄。遇到牛羊啃苗、毁坏林地的情况,他能思索深层次的原因,一再承诺不要林权和地权,一切归村集体所有;将羊倌和牛倌召集起来,与他们诚恳地谈心,理解他们的辛苦和不易,逢年过节前去探望,这些有情有义的牛倌羊倌也成为了将军的义务护林兵。通过主线的叙述让读者看到了这样一位身体力行、充满善意、令人心生敬畏的“老汉”。作者语言质朴细腻,平和感人,在日常琐碎的细节描写和人物的言行中直达人性的幽微。

为了更加全面立体地塑造人物,作者设计了追溯过去的副线,以张连印的成长经历为切入点,围绕着他的家族故土、求学从军、娶妻生子展开。早年丧父,母亲改嫁,张连印吃着百家饭、穿着百家衣在祖父母身边长大,这种经历也使他对这里的人和事有一种天然的亲近。虽然从军离开多年,但一直心系家乡,这也是他坚持反哺故土的精神根脉所在。在他的成长经历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15岁那年,祖父生病,叔伯姑姑都拖家带口,难以全天侍候,一向成绩优异的张连印选择退学,独自承担起照顾祖父的重任。16岁,祖父病逝后,他开始独立生活,自己烧火做饭,“一个人扛起岁月”。作者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走访,向读者再现了张连印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处境和精神状态。幼年的成长经历赋予了他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也在之后得到积极的传承。作者穿插讲述,用过去映照现在,用义无反顾改善生态接续自愿退学照顾祖父,从小我到大我,让历史和当下互文。也正是这些锻炼塑造了他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真诚善良的品格。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打破了人物传记的固有模式,没有单一刻画张连印,而是塑造了生态保护的人物群像。张连印多次提到“回乡植树,不是我一个人干的事情,离开政府支持,离开村委协调,离开老百姓理解,离开大家的帮忙,那是寸步难行”。鲁顺民刻画了张连茂、张连雄、三女、安殿英等小人物的形象,他们也许没有“老汉”那样的抱负与觉悟,但是凭着骨子里的热心善良,不遗余力地为植树造林出力、奔走,用20年的时间参与并见证了荒山变丛林。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地生态意识的觉醒与自觉,折射出新时代背景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作品既涉及人与自然的冲突,也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与和解,丰富了生态文学的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一定的启示意义。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