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文学》2024年第一期头条,读到了重庆作家李燕燕的非虚构新作《公租房小区里的老年爱情》,以平行视角的缓缓递进,真情实意地描写了发生在大都市里某公租房小区多姿多彩的老年情感故事,既有生活的真实温度,也蕴含着丰沛的文学体察,笔锋过处,清风徐来,倍感新颖别致。
李燕燕在文学创作、特别是在非虚构创作上的成功,无不彰显着作者的独具匠心。《无声之辩》《社区现场》《我的声音,唤你回头》《食味人间成百年》《创作之伞》等等,如同她建构起的一座特别有代表意义的非虚构大厦,作品见微知著和有棱有角,也让她在纵横驰骋中,留下了独特的个人印记,并于开年斩获了第五届“茅盾文学新人奖”。
我们在《公租房小区里的老年爱情》中所感受到的,是她在柔情似水中渲染的那些普通人的情感纠葛。她把对驳杂的社会层面的理解、对波光潋滟的人性深处的挖掘,拿捏得井然有序,铺排得游刃有余,这是一个有责任、有良知的写作者最应该持守的一种姿态。
李燕燕很善于从一个个极小的切口处入笔,直截了当以白描刻画出人物的鲜活丰饶,用女性作者特有的细腻轻盈,聚焦于公租房小区里的社会构成,将家长里短进行着理性而又有担当、栩栩如生的梳理。夫妻矛盾、婆媳恩怨、邻里纠纷,当然还包括当下阴魂不散的各种电信诈骗案件等生活细节一一道来,不但构成了作品的艺术感知半径,也标志着李燕燕在非虚构创作上的日臻成熟。
如果单从文本表面去考量,作者写的似乎都是一些很“小”的故事,但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与最广大最普通的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作者将“小事”与“大事”有机勾连,来回拉锯,从一个个具象的层面,上升到了人们在时代变革后物质生活基本满足,对精神世界追求的更加宽广的今天。加上作品演绎肌理的跌宕起伏,她的非虚构作品的意蕴,立马有了可附丽的根基。作品从一个社区工作者“小顾”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生发开去,通过作者对几组人物情感故事的归纳,将公租房小区生活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李燕燕看来,一个作家最终创作出来的作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作家对于中国经验与中国故事的深度理解、细微洞察和敏锐捕捉”。她坚定地认为,非虚构作品中最“真实”的表达,是带有温度的真实,作品的张力要依托于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客观还原,这特别考验写作者的认知深度和被访者的情绪拿捏。
李燕燕在非虚构创作中的脚踏实地,细腻灵动的书写和平视真切的表现手法,使她多年来这一创作领域形成了一种独特标识,她通过每一篇具体作品所漫漶出来的文学情怀,也呼应着一个崭新的现实主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