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观点 >> 《春林记》:人间烟火里有百种滋味

《春林记》:人间烟火里有百种滋味

2024-05-06 15:04:00
浏览量:

徐知安的小说《春林记》写的是这样一种况味,坐落在小城中心的春林巷表面了无波澜,内里却隐藏着惊心动魄的命运遭际——至亲骨肉的离散与追寻,替夫还债、养育幼子的辛酸坚强,平凡人家的互相扶持,凡此种种,皆从破败残旧、价格实惠的春林面馆和馄饨摊起笔,然后勾连成网,一碗大排面,一份小馄饨,一锅热饺子,拌上雪菜肉丝的浇头,淋几滴醋,加勺老干妈……便足以慰藉那些正在承受着苦难和悲伤的人们,如此这般的人间烟火,是细碎平凡,是火热滚烫,更是人之为人的强力迸发的时刻。

作为一个新手写作者,徐知安在这篇小说中敏锐且聪明地抓住了这样的切入点,一日三餐里有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我”和母亲租住在潮湿简陋、混杂着各种味道的储藏室里,靠打零工糊口、偿还债务。无论日子多么艰难坎坷,母亲依然会在高兴时哼起小曲儿,赚到钱让“我”奢侈地去春林面馆享受一碗六块钱的大排面。面馆老板王姨尽管自己也正在经历幼子走失的巨大悲痛和身心俱疲的寻子波折,却竭尽所能给予母子二人格外朴实的帮助与温暖。两家人虽都身处绝望的命运之井中,却愿意用最大限度的善意和慷慨搭起通往井口的天梯,以微薄之力助彼此走到更加开阔、明朗的天地之中。一桩桩、一件件由日常食物串联起的细节往事,在老练、节制的叙事中娓娓道来,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和对生活纹理的精当掌控。小说将底层人群悲喜交加的生活细腻、真切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至暗的岁月中抒写人与人之间最光彩照人的爱与善。

从孩子的视角看去,小说中的整个世界都与众不同。“我”仿佛戴着一副具有特异功能的眼镜游走世间,观察万事万物:带着馊味儿、动作迟缓的男人在别人嘴里是家外有家的负心汉,但在“我”眼里却是四处奔波、体恤妻子的丈夫;往醋瓶子里掺水的馄饨摊老板娘,主动打折多送“我”一份馄饨;六边形战士一般应付讨债亲戚的母亲,掏出一袋新鲜蔬菜时昂扬怒放得跟野蔷薇一样,似乎从来都不曾萎靡过。借由孩子的眼睛,小说以鲜明的思维方式和叙述风格,展现出成年个体难以体察的生命情境和世间百态,更为真切地勾勒、描摹那些人与事,建构起一个别具新意的理想主义的世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不仅仅意味着对孩子的发现,更是对于人的新的发现。

但正如许多初学写作者一样,徐知安在《春林记》中也暴露出了选择和处理细节方面的无措感。日常中蒸腾着太多的情节和人物,但并不全都合用于一部作品,这就好比一个物件只有盛放在不大不小的盒子里才能严丝合缝、恰到好处。过于迷恋细节,以及对细节不厌其烦的描述,很容易让读者迷失在叙事的岔道上,回过头来却忘记了整个小说的终点和正途。一部好的小说应该在关键处停留、盘旋,进而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发现那些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