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制造业把“大国工匠”精神的弘扬,当作企业先进思想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依靠工人工匠的力量,正确而远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工人阶级,决定了企业的命运,决定了“中国制造”的未来。
中国正在由世界制造业大国向世界制造业强国迈开步伐,中国报告文学工业题材创作也出现了好势头。一批优秀作家走到生产第一线,深入生活,以反映中国制造现实的精品力作报告了来自新时代中国工业战线鼓舞人心的消息。如黄传会《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何建明《我心飞扬——“华虹520精神”纪实》,而作家纪红建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国制造》则把目光聚焦在湖南省,全景式地描述反映了一个传统的工业大省怎样在“中国制造”的历史进程中,破解难题,突破创新,抢得先机,占领世界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工业强省的现实,提炼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
《大国制造》虽然集中讲述湖南几家企业的故事,但这几家企业都是著名企业,完全有资格代表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中也是举足轻重。他们的故事,是湖南制造的故事,更是“中国制造”的故事。作品视野开阔、格局宏大,通过这些故事,展现的是整个中国先进制造业的时代风貌、“中国制造”的精神。因此,《大国制造》是一部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之书,是我们时代特别需要之书。
作品一开头,主要围绕“中联重科”“三一集团”“山河智能”“铁建重工”“中车株机”等几家大型制造企业的发展历程,摆出了严重事态。他们在2013年来的世界制造业“寒冬”危机中,都经历了巨大风险,有的还受到重创。工程机械市场进入低谷,“中联重科”销售“前线”溃败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业绩惨遭断崖式下跌。同为机械制造的“三一集团”原先的拳头产品混凝土机械销售,“更是掉了近百分之八十,现在一年的销售量还不如以前一个月的销售量。”其他几个企业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几乎都在低谷中挣扎。由此,可以想象,整个中国制造产业,整个世界制造产业的真实处境。市场是企业的命根子。如何突破前所未有的世界性困局,重整旗鼓,再次崛起,是生还是死,是摆在这些陷入困境的企业决策者们必须直面无法回避的问题。作品主要从市场需求入手,叙写这些企业如何想方设法,努力更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夺回老市场,开辟新市场。
紧接着,延着问题的导向,亮出了鲜明的观点:科技创新是制造业活力的源泉。事实上,造成中国制造业困难的,不光有国际市场变化的问题,有自身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模式调整的问题,更有西方在高新科技方面对中国的封锁、“卡脖子”等问题。多种问题的叠加,带来中国制造业“寒冬”比别人更冷更难熬。要突出重围,最根本的就是靠自己的“内生动力”,靠企业自身创新,才迎接属于自己的“春天”。创新创造市场,持续的创新,才能牢牢掌握市场,作品抓住了主要矛盾——科技创新问题展开,写出了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热情和创新自觉,写出了企业奋斗精神的创新思想内涵。
作品结尾部分专章描写了“三一重工”长沙18号工厂和中联智能产业城,分别展现“看不见的智能”和“看得见有智能”——“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由此表明科技进步,促使“智能化”和“绿色化”,将成为未来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在困难中率先崛起的中国制造业,正是用科技创新引领着自己的“强国”方向,因此将成为世界制造业大趋势的“引擎”。至此,《大国制造》清晰地梳理出“中国制造”发展线索,推动着作品讴歌“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站在时代精神高地上。
作为一部真实反映中国制造业改变命运的报告文学作品,《大国制造》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作品能够升华出深刻的社会思考。作品用了相当篇幅描写在制造行业里奋斗着打拼的着“大国工匠”,写出这些普普通通的工人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写出他们精湛的技术与企业高科技创新的关系,写出他们与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从而赞美了劳动者,赞美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精神,把这种精神称之为“国之基石”“生生不息的力量”。“湘钢”焊接工人、国家“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退休多年,仍活跃在第一线。他成立了“艾爱国焊接实验室”专攻焊接难题,培训一批批焊接工人;全国劳动模范、中车资深技能专家易冉,同样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完成原创技术创新97个,申报国家专利33项,培养高技能人才近100人;“中车株机”机电专家赵春燕、轨道交通设计专家高楠、结构设计师张奇虎、中联重科起重机专家龙卫国、冷作工李传泉等人,都成了作品的主人公,他们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代表,写入“中国制造”的历史之中。
《大国制造》思想最深刻的部分就是思考了湖南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新中国工业奠定雄厚的基础,工人阶级的精神得到传承,大国工匠的实力不断得到加强,形成了传统。改革开放后,这个传统不但没有流失,没有中断,反而更加稳固,确实起到“基石”作用、灵魂作用。湖南制造业把“大国工匠”精神的弘扬,当作企业先进思想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依靠工人工匠的力量,正确而远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工人阶级,决定了企业的命运,决定了“中国制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