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文讯 >> 中国作协“著名作家抵达文学‘县’场”活动在云南弥勒启动

中国作协“著名作家抵达文学‘县’场”活动在云南弥勒启动

2025-10-27 12:12:00
浏览量:

“没想到在这里能见到很喜欢的作家”“虽然是小县城,文学却近在身边”“我可以拿着书去签名吗?”…… 一份份沉甸甸的刊物,一本本厚重的作品,今天,在云南弥勒一个特殊的市集上,文学用故事记录着县城的人间烟火,让普通的街道、平凡的人物、被遗忘的历史,获得情感的重量与审美的光芒。

10月26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中国作协社联部、云南省文联、中共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宣传部、中共弥勒市委、弥勒市人民政府承办的“著名作家抵达文学‘县’场”第四场启动仪式在云南省弥勒市举办。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云南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范稳,弥勒市委副书记、市长潘金军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作协社联部主任包宏烈、副主任丰玉波,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沈洋,红河州州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嘉龙,红河州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岳建青,弥勒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建伟等参加启动仪式。

茅盾文学奖得主刘亮程,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得主格日勒其木格·黑鹤,以及《民族文学》《诗刊》《十月》《中国校园文学》等名刊编辑共同来到弥勒,助力优质文学资源直抵这方热土,回应基层作家和读者的热切期盼。

启动仪式现场

弥勒是位于红河畔北部的县级市,既是“滇南福地”的生态明珠,又是多种文化交融的沃土。阿细跳月奏响千年非遗的激情律动,湖泉生态圈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当代画卷,作为滇中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弥勒以艺术建筑重塑城市肌理,更以“现代田园城市”的实践诠释着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李一鸣表示,创新开展著名作家抵达文学“县”场活动,是中国作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的重要部署,旨在推动优质文学资源直达基层,切实回应基层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殷切期待。目前已在江西修水、新疆吉木萨尔、河南西峡等地成功举办,让乡土文脉接上时代地气,以文学笔墨书写县域故事。此次活动正是要将文学的根系深扎进弥勒丰厚的文化土壤,充分汲取本地特色文化养分,激活基层写作潜力,让文学在县域场景中绽放新的光芒。目前文学“县”场活动在网上不断破圈,挖掘出一批素人写作者,在县域掀起一股文学热浪,实现了优质资源与基层沃土的双向奔赴。中国作协将继续坚持“开门办作协”,以文学的力量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文学应有的贡献。

范稳说到,云南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文学作为文化事业的核心要素,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弥勒作为云南县域方阵中的独特存在,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历史悠远,作家队伍整齐而有较强创作实力。中国作协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开展“著名作家抵达文学‘县’场”活动,必将激发云南作家的创作热情,让文学成为时代前行的备忘录、风物志和心灵史。

潘金军介绍,近年来弥勒致力于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先后涌现梁刚、李艳丽等具有潜力的中青年作家,创作出《大江边》《闸猴儿》《阿细跳月》《天际流》等一批优秀文学作品,形成“人才涌流、潜心创作”的浓厚氛围。基层是文学创作的沃土,文学是扎根大地的歌唱。此次著名作家现身文学“县”场,弥勒愿以开放的姿态、饱满的热情,共赴这场“双向奔赴”的文学之约。

刘亮程与黑鹤分别从新疆的村庄和大兴安岭的森林草原,跨越千里,携带着不同风土的文学印记齐聚弥勒。启动仪式上,弥勒非遗传人王以夫,弥勒画家代表陈黎黎,小画家汪颖秋向两位作家赠送来自弥勒的非遗匠心与美好问候,传递了跨越山水的情谊。刘亮程带来的礼物是来自遥远新疆的一罐种子,象征着文学的播种与生长,“祝愿我们的孩子不只在文学中拔萝卜,也在大地上种萝卜”。黑鹤回赠给孩子们的是一顶狍角帽,他希望这份礼物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灵动。

互赠礼物

活动上,刘亮程与黑鹤为弥勒“星光优秀小作者”获奖代表颁奖,萌芽的新苗将在文学的道路上继续茁壮成长,绽放光彩。

刘亮程与黑鹤为弥勒“星光优秀小作者”获奖代表颁奖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作家们将在弥勒开展读者交流会、文学公开课、文学进校园、生态观察笔记等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以其独特的文学视角发掘弥勒的人文之美与生态之韵,与读者深度交流,为这片土地注入文学力量。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