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日至26日,由中国海洋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宁波大学世界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海洋文化与中华文明研究中心、山东省外国文学学会、青岛市作家协会、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的第八届海洋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举办。本次会议吸引了国内外7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
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范其伟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学校正通过“新时代蓝色梦想十大计划”推动高质量发展。他回顾了学校百年发展进程中,在巩固海洋科学、水产等顶尖学科优势的同时,也积淀了深厚人文传统,并成立了国内首家海洋文化研究机构。范其伟强调,海洋关乎人类发展与文明互鉴,希望与会专家充分利用“海洋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一平台深入交流,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吴晓都代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向与会者表示欢迎,并祝贺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1周年。他高度评价了青岛在海洋科研与文学创作领域的成就,呼吁在全球化背景下探索海洋文学新趋势,弘扬中华海洋文化魅力。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主编苏晖介绍,该研讨会自2017年起已成功举办八届。本届研讨会聚焦海洋文学与文化的多学科对话,涵盖海洋叙事、蓝色智学等十大关键词。她指出,会议呈现出鲜明的跨学科特色,更深度呼应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学术与现实意义。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设置多场分论坛,复旦大学SandroJung教授、四川大学曹顺庆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周敏教授等多位海内外学者围绕海洋文学、蓝色人文、文化认同等前沿议题展开思想碰撞,呈现出全球化视野与本土化思考的深度融合。具体而言,研究视角呈现出多维度拓展:在时间维度上,既有对古代海防与贸易的历史钩沉,也有对未来海洋生态与科幻的前瞻想象;在方法论维度上,融合了文学批评、空间理论、性别研究、AI科学与生态伦理等多种研究视角;在主体维度上,研究焦点从宏大的海权叙事,延伸至对女性、族裔、儿童等特定群体的海洋体验与文化身份的细腻观照;而在文明维度上,则超越了单一的国族叙事,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探寻跨文明的对话与启示。
会议期间,主办方特别设置“作家与学者海洋论坛”,以开放多元的视角搭建跨界交流平台。论坛特邀赵德发、林森、许晨等知名作家与参会学者齐聚一堂,打破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的壁垒,围绕海洋题材书写、海洋文化传承等核心议题展开跨领域、跨媒介的深度对话,让创作实践的鲜活经验与学术研究的理性思考碰撞出思想火花。
据悉,2026年第九届海洋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将由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