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散文 >> 幸福小菜园

幸福小菜园

王家富2025-08-23更新 次浏览

  读到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中“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我不由想起父母的小菜园,心中涌起一股自然的清新与惬意。

  父母都是地道的庄稼人,与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种菜自然驾轻就熟。村里的土地资源有限,家家户户建筑紧凑。我家与堂大哥、三叔家相邻,三叔和堂大哥家首先被水泥院坝包围,唯有我家东头留有一小块荒地。

  这块荒地原本无人问津,杂草丛生、碎石满地。近两年,经过协商,父母终于得到了这块小地。他们视之如宝,立刻开始着手建设小菜园。父亲拉来几车石头,重新加固地梗;母亲则拾起碎石,清除杂草,一番操作后,干净的土地展现在我家门前。

  母亲购买了一些蔬菜种苗,父亲与她一起开始了菜蔬的培育之旅。经过辛勤的耕耘,菜园逐渐绿意盎然,西红柿、青椒、折耳根、蒜苗、茄子、香菜等各种蔬菜应有尽有。家里的餐桌因此丰富多彩,最大的收获是新鲜的蔬菜如同藏在家中的宝藏,想吃什么就能随时采摘。

  今年五一回家,看到父母在小园子里忙碌,我便拿起锄头也想参与。母亲劝我别动手,怕我弄脏鞋子。我笑着回应:“妈,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鞋脏了洗洗就是!”然而,刚挖没多久,我便气喘吁吁,忍不住站着休息。看着父母不急不慢地工作,虽未显出疲态,但我却从他们白发和僵硬的背影中深切感受到他们一辈子的辛劳,鼻头一阵酸楚。

  父母没有高深的文化,但我记得从未听他们在我面前抱怨生活的艰辛。他们勤勤恳恳地耕作,父母在村里以种地见长,玉米个头总是比别人家的大。辛苦一生,虽然种的庄稼基本只能维持家用,加上我和大哥读书的费用,父母留给我们的物质并不多,但他们却给予了我们做人的道理:不要埋怨生活,要认真对待眼前的事。

  如今,还有新鲜的菜在小园子里生长。这几年回家过年,几乎不需要去街上买蔬菜,父母早已为我们种好了。西红柿、青椒、折耳根、蒜苗、茄子、香菜应有尽有,幸福感满满,每顿饭我都多吃了半碗。

  父母的小菜园,实则是家里的藏宝地。他们不断为孩子们种下希望,持续为一家人种下幸福的生活。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