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二十分,省作协采风团到了七仙岭山下。抬头望山顶,青山巍巍,骄阳似火,象征七仙的七座石峰清晰可辨。
大家跃跃欲试,一些没有登山经验的文友说,很快便可登顶,居高临下,放眼四野,领略无限风光。本地作家老王说,不会那么容易吧,一会测试你的意志和耐力。
采风团几十号人马开始登山了。我们沿着石级、栈道、廊桥一路向上,队伍可谓浩浩荡荡。路不是太难走,沿途所见,石头垒叠,涧水叮咚;路之两旁都是橡胶和槟榔。最近的几十年,为了搞活经济,人们伐木毁林,大搞种植。经济收入好了,是否有人估算人的行为对大自然的破坏造成的损失?你看,槟榔橡胶的绿意,哪有天然的绿实在唯美!
所幸,登上三四百米后,景色自然不同:高树、老藤、巨石遍地是!众树争风弄日,高高昂立,奋发向上。它们有的面目丑陋,爬满老藤;有的身躯伟岸,直指云天。一棵两三人合抱的千年古树,其貌衰朽,皮枯骨老,大半的躯干已经不存,伤痕累累,仅有半圈薄薄的皮囊,就如巨人被魔鬼剖腹取去了内脏。正当为之惋惜时,抬头树冠,有几十米高,树梢枝叶仍然充满生机!召示着浩劫不死和不言屈服。多么顽强的生命力!
成堆成排的石头,千姿百态。有的像神龟千年万年静伏不动悠闲自得;有的像下山猛虎只那一刻将冲荡而下势不可当;有的像百兽抱团,相亲相吻;有的像静坐小憇的老人神情安逸,享受生活。树多石多,很少看到裸露的地面,树和石相拥,“根抱石”的奇景随处可见;“石生树”(从石缝中长出)的景象不少,充满了英武和暴力!树与树交叉连理,分不清哪一棵的枝秆,石与石垒叠,高危势昂,各具形态。
采风团的文友们被沿途的奇险风景迷住了,一路地攀登,一路地赞叹!人人争把美好景观拍进手机,分享给亲朋好友,留作美好的记忆。
有人落下来,队伍越走越小。有的因为贪恋美好风光,更多的是走累了,想歇一歇再走。文友老李,一把年纪,向来被大家称为李大哥。李大哥意志坚强,不以年长为虑,跟我们继续向上。他乐呵呵地对那些“歇一歇”的人们说,要走就走,登山时越歇越累。
也不知走了多少路,只知无限风光在险峰,而且这种知识一直在鼓舞着我们向上!四点十分,估计快到了吧,不就是二千三百米吗?我们走一个钟头了。这时感觉又累又渴,拐一个弯道,出现一个平台,平台上搭建着一间平板房,这是小卖部。已于沿途“守望石”、“巨石阵”、“山祈福台”等处遇到类似的小售部。七仙岭风景优美,游客多,他们的生意很好。我们进去买水喝,被宰了,明码标价高出市面两三倍!但是得买,我们甘心。就因为渴。爱开玩笑的老王逗趣说因为美女老板的短裙细腰和她挂在脸上甜甜的笑,礼貌热情的甜言蜜语,还有她呀呀学语的小男孩。就是不渴也得买。带这么小的孩子在深山老林崇山峻岭上做生意也不容易,而她急人所急,多赚一点是应该的。我们向她打听还有多少路,她说还有多半的路。天啊!一个钟头才走这么一点点,感觉已经登好高了。美女老板看出我们心中犯疑便说,再走二十米,有一蜂窝石,旁边一块石头上凿字注明,到那里是一千米。你们要登上山顶估计在六点后了,返回一定很晚,不过别担心,可以花钱坐滑梯下山。
我们不甘心就此下山,但是集中返回酒店的时间是五点。注定没法登临极顶了,于是打算再走一段便下山,不尽兴也没办法了。果然在一块一间房子那么大的蜂窝石旁看到一块石头,上面刻有“一千米”字样,另一块石上还有一个很有哲理的句子:你不是登山,而是在登人生。这是对登山者的鼓励,你来登山,勿以山高路险为虑,要有顽强的意,勇于攀登,奋发向上,登至极顶。正当我们感叹时间不够的时候,有人从山上下来。一问才知道,他们有的还不到山顶就下来了,因为太累,上面的山更陡,路更险,登山更费时,体力消耗更大。有的已登至极顶,一览众山小,领略了无限风光,脸上写满了胜利者的骄傲与微笑!可是我们必须半途返回,把婉惜带走,下一次来才能了却心愿了。这时,一直走我们前面的那一家子,他们出现了分歧。爸爸说,回去吧,上面还有多半的路。他们七八岁的儿子说,不!还要上!妈妈说,上面的路更难走,你会累的。儿子说,不怕!就是要上!难走怕什么,在山顶看风景更好!小男孩的话让我不禁随口吟诵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青年时代的佳作。诗的最后两句,借写景物而言志,抒发了诗人奋发向上,为祖国贡献自己才华的雄心壮志,表现了顽强的意志和文人骨气。又突然想起著名作家冯骥才笔下的挑山工。挑山工以枯瘦的身躯,饱满的精神,挑着担子,轻巧地把客人的东西送到山顶。为了养家糊口,他们长年累月如此艰辛,他们的意志,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返回好一段路还不看见那家人下来,不知他们怎样的争持。反正我受小朋友不怕困难、不言放弃的豪言鼓舞,心里暖暖的。又想起那句话“不是登山,而是登人生!”
下次来,一定用足够的时间不可言退地登上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