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有一条雄浑壮丽的河流奔腾不息,它宛如一首激昂的乐章,奏响着生命的旋律,这便是玛纳斯河。玛纳斯,在蒙古语中意为巡逻者,它恰似一位忠诚的卫士,时刻守护着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
玛纳斯河发源于北天山中段冰川地段,全长450千米。那源头的冰川,犹如一座巨大的宝库,孕育着包括玛纳斯河在内的800条河流。608平方千米的冰川面积,彰显着玛纳斯河源头的雄伟与壮阔。它是准噶尔内陆区冰川规模最大的河流,从高山之巅奔腾而下,贯穿了山地、绿洲、荒漠,书写着大自然的传奇。
河流的上游,峡谷林立,水流湍急。河水在峡谷间汹涌澎湃,撞击着两岸的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激昂鼓点。那奔腾的河水,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展现着生命的活力与激情。而到了下游,河曲发育,平原坦荡。河水缓缓流淌,在广袤的平原上勾勒出优美的曲线,如同一位温柔的母亲,轻轻地抚摸着大地。
玛纳斯河最大的支流为清水河,它与主河道一起,共同滋养着这片土地。在古代,玛纳斯河上游河段蕴藏着珍贵的碧玉,“玉色黝碧,有文采,璞大者重十余斤”。那时的玛纳斯河,也因此被称为碧玉河。清代乾隆年间,在此设立玉厂,玛纳斯玉与和田羊脂玉齐名,成为珍贵的贡品。河床及两岸还曾产金,虽如今已所剩无几,但这些历史的印记,见证了玛纳斯河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玛纳斯河的历史,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在《元史》中,它第一次以“马纳思河”的名字出现。进入乾隆盛世时,沿河两岸开始了农耕生活。游牧,是河流给予先民的豪情。长达千年的游牧生活,不仅陶冶了河流,更让它的奔流姿态如同骏马的驰骋。在中下游开始民屯军屯的时候,上游的山区依然回荡着哈萨克嘹亮的牧歌。乾隆年间设县后,玛纳斯河成为一道坚固的屏障,守护着玛纳斯城。西来东往的客商官兵,都要经过这条河流。在这滔滔的水流中,仿佛能嗅到先民的血性,看到先祖的脊梁。历史上的大月氏人、乌孙人、塞人、匈奴人、丁零人和汉人,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穿着各异的服装,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但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离不开这条生命之河。玛纳斯河,承载着先民的幸福和欢乐,见证了不同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然而,玛纳斯河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新疆的地形决定了它只能成为内陆河,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归入大海。盆地深处,有名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虎视眈眈。玛纳斯河从高山杀进盆地,一路奔腾,却最终消失在沙漠之中。它的宿命,如同一位勇敢的战士,在与命运的抗争中,虽历经坎坷,却从未放弃。
曾经,玛纳斯河也面临着诸多挑战。20世纪60年代初,在湖泊周围发现恐龙化石后,这片土地渐渐复活,但玛纳斯河却依然问题重重。《玛纳斯水利志》记载:“建国前,常因洪水冲坏龙口、堤坝,造成水灾。形成了‘水小不够用,水大不能用’的局面。”但勇敢的人们并未退缩,自1950年1月起,玛纳斯河的综合治理多由兵团农八师完成。90年代以来,人们的节水努力全面改善了北疆的生态环境。玛纳斯河流过了乌苏市、玛纳斯县、沙湾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流过了戈壁明珠石河子市,流过了古老的石油城克拉玛依,浇灌着20.4万公顷的土地。在1.07万平方千米的流域里,每一块石头都在讲述着它的历史,每一个生命都离不开它的乳汁。
为了守护这条生命之河,人们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整顿治理。森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如同为大地披上了一件绿色的披风。那一片片葱郁的森林,曾经在风雨中摇曳,如今在人们的精心呵护下,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每一棵树木都像是大自然的卫士,坚守着这片土地,为河流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涵养。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广袤的草原带来了新的希望。曾经,草原的绿色在退化的威胁下渐渐黯淡,而如今,通过科学的治理和精心地呵护,草原再次展现出它的辽阔与壮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不再只是遥远的诗篇,而是真实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恰似对大地之肾的悉心调养。湿地,这片神秘而脆弱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的关爱下逐渐恢复元气。水鸟在其间嬉戏,水草在水中摇曳,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
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对河流灵魂的救赎。河水奔腾,清澈见底,鱼儿欢游,这是人们对玛纳斯河的美好期许。通过治理与修复,让河流重新焕发出灵动的光彩,成为滋养万物的源泉。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是对大地创伤的抚慰。曾经满目疮痍的矿山废弃地,如今在生态修复的努力下,逐渐披上了绿色的盛装。新的生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诉说着大自然的顽强与包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规整的农田,郁郁葱葱的植被,不仅提升了土地的利用价值,更让乡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荒漠化土地保护修复工程,是在与荒漠的抗争中守护绿色的希望。那一片片逐渐被绿色覆盖的沙地,见证着人类不屈不挠的努力,让生命的绿色在荒漠中蔓延。
河道岸线生态修复工程,为玛纳斯河勾勒出美丽的轮廓。东岸的河道岸线,经过治理、绿化和景观打造,宛如一条绿色的丝带。人们漫步其间,感受着河水的脉动,欣赏着两岸的美景。防洪治理工程,是为了守护一方平安。塔西河防洪治理工程的实施,让人们在洪水面前不再恐惧,为生命和财产筑起了坚固的防线。生态驳岸治理,让河岸成为生态的乐园。经过改造的河岸,植被繁茂,生物多样,成为大自然的舞台。防护植被恢复,为河岸披上了绿色的铠甲。它们坚守着土地,抵御着风雨的侵蚀,守护着玛纳斯河的安宁。景观工程的建设,如广场、园路、停车场、内水湿地、景观构筑物、景观小品、标识系统等,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能亲近自然,感受美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如景观照明、景观水工程、绿化灌溉、场地护坡等,为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防洪生态景观工程,如玛纳斯县防洪生态景观工程(三期),木栈道、停车场、景观小品等设施的完善,让人们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安全与便利。
玛纳斯河之歌,是一首生命之歌,生态之歌。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承载着未来的希望与梦想。展望未来,玛纳斯河的规划发展充满希望。它将继续发挥生态功能,为周边地区提供水源、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同时,将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让更多的人领略它的自然之美和历史文化魅力。可以打造生态旅游线路,让游客沿着河流欣赏峡谷风光、草原美景、湿地生态。发展特色农业,利用河水灌溉,种植优质农产品,打造绿色品牌。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挖掘玛纳斯河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博物馆、文化活动等形式,让后人了解先民的智慧和奋斗精神。
玛纳斯河,这首激昂的乐章,将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奏响。它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也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携手共进,继续为玛纳斯河的生态繁荣贡献力量,让它的美丽永远流传,让这首玛纳斯河之歌,永远回荡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