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日,95岁的中国新闻界资深报人于友在参观上海世博园后,来到故乡湖州,看望新闻界朋友沙金、许学东、汤建驰及李惠民等,并点名让我作陪。上午9时,于友先生准时到达湖州日报报业集团。座谈、参观后应报社领导要求,为《湖州晚报》写下“坚持真理说真话”的题词。那天,天朗气清,少长咸集,其乐融融。先生穿一件浅黄罩衫,戴着眼镜,显得那么慈祥、精神。
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多年来,由于同样的从事文化工作的关系,我们保持着通讯联系。他先后寄赠我专著三本:《不服老的报告》、《解读范长江——记者要坚持真理说真话》、《胡愈之传》。在我心中,先生德高望重,永远是一个追求真理说真话的人。
从业经历
于友,1916年生于浙江省湖州市菱湖镇,著名记者兼翻译家。1935年毕业于湖州东吴大学附中。由于家境困难,不能上大学,只能辍学就业,他说:“自己走的是自学之路。”1935年夏,于友考进上海新创办的《立报》,当练习生,从此开始了毕生从事的新闻工作。
抗战开始后,于友参加党直接领导下的东战场战地服务团。1938年在长沙参加胡愈之、范长江等名记者创办的国际新闻社,成为一名战地记者。
于友回忆说:“当时国家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前辈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对我产生过影响。他们都提到,救国是件大事,总要唤起民众。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爱国实践就是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为人民群众启蒙。”于友觉得自己有幸和许多先进的年长同事在一起工作,他们成了自己的老师,不仅教给新闻业务,还帮他提高了思想觉悟。
于友至今忘不了生活书店出版的读物。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在“九一八”之后,开始坚持抗日救亡的宣传,它的“小言论”不停地发出救亡的呐喊。生活书店成立以后,出版了大量的启蒙读物。读过这些图书,尝到了新哲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甜头。
当年大量的救亡爱国歌曲吸引着于友,他成了量才补习学校歌咏队的一个队员,无数次高唱过《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五月的鲜花》等等歌曲。在量才学习之后,报社成立了歌咏队,年轻的同事们让于友充当了指挥。后来好几个队员走上了抗日的战场。
从1938年起,于友曾历任国际新闻社记者、新加坡《南洋日报》驻香港记者、湖南衡阳《大刚报》评论员、美国新闻处翻译。解放后,先后任《光明日报》国际部主任、编委,英文《中国日报》副总编。
为名师立传
在1959年“反右倾”运动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于友被迫离开了他所钟爱的新闻事业,下放劳动。他说,从1959年到1978年,我一直蒙冤,长期在东北劳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的方针得到贯彻后,于友得到“改正”,回到北京,重返新闻岗位,参与英文《中国日报》创办工作,任副总编辑,从事对外报道工作。
作为一名经历过20年苦难的干部,于友对《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一书感受很深。他评论说:作者在记述“文革”动乱时,不免提出了痛心的疑问:“为什么人的命运在大讲特讲正义、人道、公平和尊严中,瞬间即可被打得粉碎?”在这本书的最后,作者提供了小平同志的解答:“……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中国迈进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但党和国家的民主化、制度化和法律化的进程的确一直没能得完善和发展。”
于友体会到,历史总在发展变化,人民的新闻事业是千秋万代的事业,需要不断有所发展,需要继承和发扬前辈的光荣传统。
1985年,于友参与创办《群言》杂志,任主编。他尽力学习早年《生活》周刊的主编邹韬奋,为刊物写作“小言论”。同时,抓住机会写作一些有关前辈新闻工作者的文章。他给许多地方的报社办的新闻业务刊物写一些回忆录、访问记,读书笔记,在20多年之间,陆陆续续写了几十篇,开始实现他本人为新闻界后来人尽力的那份夙愿。
2007年11月12日,于友完成了《胡愈之》一书的写作。此书经历了20年的时间。他在后记中说:“能完成书稿《胡愈之》,是由于群言出版社的推动。出版社编辑在接到书稿之后,结合书稿内容配上了许多有关的图片,增加了形象的记录,这就使书的文字记录丰富多了,并使胡老的光辉事迹和形象更加鲜明了。胡愈之是20世纪我国贡献最大的记者之一,我有多年在他领导下从事新闻工作,理应尽力多多宣扬他立功、立德、立言的事迹。”
两年后,于友又完成了《解读范长江——记者要坚持真理说真话》的写作。这是作者个人评介名记者范长江的文集。书中系统地谈论了长江一生的经历,特别着重探讨他从事新闻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分析他思想发展的过程,说明他成长和成熟的轨迹。
于友说,范长江已在“文革”中被逼害去世,他是一个令人怀念和敬佩的公共知识分子。希望本书的出版,将有利于推动当今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新闻界后来人成为多年来倡导的“范长江式记者”。
故乡深情
于友,这位从菱湖走出去,和胡愈之、范长江、孟秋江、恽逸群、萨空了等著名新闻界前辈共事过的名记者,现已95岁高龄,平静地生活在北京人民日报社的一幢宿舍楼里,安度他幸福的晚年。他说,我离开了工作岗位,在家务中不免常常想到了湖州。特别是我们那鱼米之乡的发展变化。
198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于友出差到了家乡湖州,参观了几天,还到了他的出生地菱湖。他说:“湖州和菱湖的确变化很大。湖州靠近上海,是大有可为的。”
先生退而不休,坚持写作。他说:“我的老师周有光今年105岁了仍在写作,自己也该勉力写下去。”
进入新世纪,先生学会了用电脑发E-mail。过年时,就通过电脑发贺年卡。我却能收到他亲自制作的贺卡。2007年初,于友先生用电脑打印寄信于我:“我最近读了你以前出版的《湖鱼文化》,深感作者对家乡文化非常熟悉,而且具有很亲切的感情。你的文笔也十分流畅,读者感到明快。由此,我想起家乡的河,家乡的桥,还有我读过几年书的小学、我那些启蒙的老师……。”
一次,他在信中说:“新年期间,湖州的朋友给我寄来丁莲芳小包装的千张包。由此想到:菱湖的鱼的熟食不一样可以加工成小包装,一样可以销行全国,甚至全世界吗?”
《湖州宣传》我每期寄给于先生。他总是仔细阅读刊物并认真指点。去年8月2日,先生寄我信中讲道:“《湖州日报》已退职的总编张世英,在新闻界是元老、杂文和诗词方面是领军人物,请和他多联系。宣传机关的刊物也可以办出特色,主要走联系实际和联系群众的路。”
阔别家乡26年,这次于友作客湖州报业集团,我应邀参与聚会。短短半天相聚,感受浓浓友情。他对我们说:“这次回家乡,心情很迫切,有归心如箭之感。最难忘的是当年教过我的前辈”。“凭着家乡中学老师教会我的一点英文,外加一些地理知识,我长期搞了国际新闻和对外报道。”
他还特地讲到我们的《湖州宣传》杂志说:“你近期推出了“湖州与世博”专栏,很好。”在百年老店“丁莲芳”中餐时,他详细了解家乡的特色产品,希望丁莲芳向“娃哈哈”学习,到北京、到海外办连锁店,将产业做大做强。
聆听于友先生讲话,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位资深新闻工作者对事业、对家乡的热爱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