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臣裕言:近振旅河湄〔1〕,扬旌西迈〔2〕,将届旧京〔3〕,威怀司、雍〔4〕。河流遄疾,道阻且长〔5〕。加以伊洛榛芜〔6〕,津途久废〔7〕,伐木通径,淹引时月〔8〕。始以今月十二日,次故洛水浮桥〔9〕。山川无改,城阙为墟。宫庙隳顿〔10〕,钟簴空列〔11〕。观宇之馀,鞠为禾黍〔12〕。廛里萧条〔13〕,鸡犬罕音。感旧永怀,痛在心目〔14〕。
以其月十五日,奉谒五陵〔15〕。坟茔幽沦〔16〕,百年荒翳〔17〕。天衢开泰〔18〕,情礼获申。故老掩涕,三军凄感〔19〕。瞻拜之日,愤慨交集。行河南太守毛脩之等〔20〕,既开剪荆棘〔21〕,缮修毁垣〔22〕。职司既备〔23〕,蕃卫如旧〔24〕。伏惟圣怀〔25〕,远慕兼慰,不胜下情。谨遣传诏殿中中郎臣某〔26〕,奉表以闻。
注释
〔1〕振旅:犹率军。河:黄河。湄:水边。
〔2〕旌:古代战旗。迈:行进。
〔3〕届:到达。旧京:指西晋京城洛阳。
〔4〕威怀:为威力所感。语本《左传·襄公四年》:“戎狄事晋,四邻振动,诸侯威怀。”司:司州,西晋置州名,治所洛阳(今洛阳东北)。雍:雍州,东汉置,治所长安(今西安西北)。
〔5〕“道阻”句:用《诗经·秦风·蒹葭》成语。且,又。
〔6〕伊洛:伊洛河,在河南西部,由伊河在偃师杨村附近汇入洛河而名。榛芜:草木丛杂。
〔7〕津:渡口。
〔8〕淹引:滞留耽搁。
〔9〕次:抵达。
〔10〕隳(huī灰)顿:败坏毁弃。
〔11〕簴(jù据):悬挂钟、磬类乐器的木架。
〔12〕鞠:穷尽。禾黍:野生谷物。
〔13〕廛(chán蝉)里:古代城市住宅的通称。萧条:冷落不兴旺的样子。
〔14〕“痛在”句:语本晋刘琨《答卢谌诗》:“哀我皇晋,痛心在目。”
〔15〕谒:拜见。五陵:指安葬在洛阳北邙山的五座晋帝陵墓:东面文帝崇阳陵、武帝峻阳陵,东北宣帝高原陵、景帝峻平陵,南面惠帝陵(见郭缘生《述征记》)。
〔16〕坟茔:墓地。幽沦:阴暗掩没。
〔17〕百年:晋惠帝于光熙元年(306)七月伏诛,至此表作时义熙十二年(416),共110年,此举成数而言。翳:遮蔽。
〔18〕天衢:指皇帝居住的京城。泰:通畅、平安。《易经·说卦》:“履而泰,然后安。”
〔19〕三军:军队的统称。
〔20〕行:从事。毛脩之:字敬文,荥阳阳武人。史载刘裕将伐羌,脩之“为河南、河内二郡太守,行西州事,戍洛阳,修治城垒”(《宋书》本传)。
〔21〕开剪:砍伐。
〔22〕缮:整治。垣:矮墙。
〔23〕职司:职掌,此指毛脩之所任河南、河内二郡太守。
〔24〕蕃:通“藩”,屏障。
〔25〕伏惟:古代用作下对上有所陈述的表敬辞。圣:此指东晋安帝司马德宗。
〔26〕传诏殿中中郎:朝廷的近侍官,专掌在君臣间传递诏书和表文。
译文
臣刘裕上言:近来在黄河边率领军队,举着战旗向西挺进,将要到达旧日的京都,声威震动了司州、雍州。然而黄河水流湍急,道路险阻而又漫长。加上伊洛河一带草木丛杂,渡口和通路久已废荒,不得不砍伐树木疏通道路,以至耽搁了行进的时间。到这个月的十二日,才抵达洛水边的浮桥。那里的山川没有一点变化,城楼却已成了一片废墟。宫中的宗庙败坏毁弃,悬挂钟磬的木架空空而列。台观楼宇所剩下的,尽是满目野草杂谷。城中住宅冷冷清清,连鸡鸣狗叫也很少听到。感念往日的情思久久萦怀,眼前心中充满了无比哀痛。
在这个月十五日那天,臣等特地去拜祭五陵。那里的坟墓阴暗埋没,百年来荒芜遮蔽。现在先皇的京都平定安宁,久违的情思和礼仪得以重申。父老乡亲无不掩面而泣,全军上下全都悲切伤感。瞻仰叩拜的那天,臣等哀愤慨叹百感交集。行使河南太守之职的毛脩之等人,已砍去了杂乱的荆棘,修整了颓毁的墓壁。专门的职守既然已经具备,守卫的屏障也就依然如旧。俯伏揣想圣上的眷念,远远呈进思慕和慰问,难以尽叙在下的心情。特郑重派遣传诏殿中中郎臣某,奉上表文来告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