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散文 >> 韩愈《太学生何蕃传》

韩愈《太学生何蕃传》

2023-10-13 11:30:11
浏览量:

原文

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余年矣,岁举进士[2]。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3],相与言于助教[4]、博士,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5]、祭酒,司业、祭酒撰[6]次蕃之群行[7]焯焯者数十余事。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京师诸生以荐蕃名[8]为文[9]说[10]者,不可选纪[11]。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12]叹,莫为礼部[13]。为礼部者,率蕃所不合者,以是无成功。

蕃,淮南[14]人,父母俱全。初入太学,岁率一归,父母止之;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之;不归者五岁矣。蕃,纯孝人也,闵[15]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诸生,归养于和州[16]。诸生不能止[17],乃闭蕃空舍中。于是太学六馆[18]之士百余人,又以蕃之义行[19],言于司业阳先生城,请渝留蕃,于是[20]太学阙[21]祭酒,会阳先生出道州[22],不果留[23]。

欧阳詹生[24]言曰:蕃,仁勇人也。或者曰: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25],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26]而字[27]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28]。斯其所谓仁欤。蕃之力不任[29]其体,其貌不任其心,吾不知其勇也。欧阳生詹曰。朱沘之乱[30],太学诸生举将从之,来请起蕃,蕃正色叱之,六馆之士不从乱,兹非其勇欤?

惜乎!蕃之居下,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31]。也譬之水,其为泽[32],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行诸太学,积者多,施者不遐[33]也。天将雨,水气上,无择[34]于川[35]泽[36]涧[37]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抑有待于彼[38者]欤?故凡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吾是以言之,无使其无传焉。


注释

1.太学:古学校名,即国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始置太学,立五经博士。隋初置国子寺,炀帝时改为国子监。唐设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七学,属国子监。明以后不设太学,只有国子监,在监读书的称太学生。

2.举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目,应举者谓之举进士,试毕放榜合格者日成进士,凡试于礼部,皆谓之进士。

3.齿:并列。

4.助教:古代学官名,协助国子祭酒、博士教授生徒。

5.司业:学官名,隋以后国子监置司业,为监内的副长官,协助祭酒,掌儒学训导之政。

6.撰(zhuàn)次:按次编写。

7.群行:种种事迹。

8.名:标题。

9.文:文章。

10.说:口头讲。

11.选纪:计算不清,极言之多。

12.比肩立:并肩站立,比比皆是。

13.莫为礼部:与何着知已的人虽然很多,但没有在礼部做官的。

14.淮南:泛指淮水以南之地,大致为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地区。隋朝改寿州为淮南郡。唐有淮南道,治所在扬州。

15.闵(mǐn):同“悯”,怜悯。

16.和州:令安徽和县,唐代属淮南道。

17.不能止:从封建伦理上讲归乡养亲的行为是不能阻止的。

18.六馆:六学,即国子馆、太学、四门馆、律馆、书馆、算馆。

19.义行:操守,品行。

20.于是:正在这时候。

21.阙(quē):同“缺”。

22.会阳先生出道州:指贞元十五年九月阳城出为道州刺史之事。道州,今湖南道县。

23.不果留:结果没挽留住。

24.欧阳詹生:欧阳詹,字行周,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与韩愈同年进士及第。生,先生,欧阳詹此时任四门助教,故尊称其为先生。

25.非义:不合道义的事。

26.孤:幼年丧父为孤。

27.字:抚养。

28.必以力复:一定尽力承担。

29.任:堪,担当。

30.朱池之乱: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军反叛朝廷,推太尉朱洮为盟主,自称大秦皇帝,号应天。第二年改国号为汉,称天皇元年,三月兵败被杀。

31.流:流展。

32.泽;沼泽、湖沼。

33.施者不遐:施行的地方不广泛。是说何蕃虽仁勇,然只,“行诸太学”,影响面不大,知道的人不多。

34.无择:不分。

35.川:河,流动的水。

36.泽:湖沼,聚集停止的水。

37.涧:山峡里的流水。

38.彼:条件,指上文所说的“天将雨”。


译文

太学生何蕃进入太学有二十多年了。每年被推荐参加进士考试,学业有成,品行高尚,从太学的学生们起都推崇称颂他,不敢和他相提并论。太学生们一同去向助教、博士,助教、博士又把他的情况上报给司业、祭酒,司业、祭酒编写何蕃的种种突出事迹达数十条,并把这些事迹上报到礼部,而让天子知道。京城众生因为荐举何蕃而写文章的人多到无法计算。了解何蕃的公卿大夫很多,但没有一个在礼部当官;在礼部当官的人,又大都是与何蕃合不来的,因此他的仕途未获成功。

何蕃,淮南人,父母都健在。他刚入太学的时候,大约一年回家一次,他的父母阻止了他。这之后间隔一两年才回家一次,父母又劝阻了他,他没有回家省亲已经五年了。何蕃,是个非常孝顺的人,怜悯双亲年老,不能照料自己。有一天,何蕃拜别各位太学生,要返回和州去奉养父母。太学生们无法劝阻,就把何蕃关在一个空房间里。在这种情况下,太学六馆的一百多太学生,又将何蕃美好的品行向太学司业阳城先生陈述,请他发布命令挽留何蕃。在这个时候,太学祭酒的职位空缺,恰逢阳城先生出任道州刺史,结果未能留住何蕃。

欧阳詹先生说:“何蕃,是个仁义勇敢的人。”又有人说:“何蕃在太学读书,太学生们不敢做不仁义的事,埋葬那些死后丧事无人料理的人,怜悯他们的孤儿并养育他们,不管别人恩惠大小,一定要尽力报答,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仁吧!何蕃看起来力气不能承受他的身体,相貌不能承受他的内心,我不知道他的勇敢表现在哪里啊。”欧阳詹先生说:“朱洮作乱之时,太学生们发动起来想要跟随叛军,他们来请何蕃前往,何蕃态度严肃、神色严厉地训斥了他们,所以太学六馆的读书人没有跟从作乱,这难道不是他的勇敢吗!”

可惜呀!何蕃处于卑下的地位,他可以影响到别人的道德、学问都传布不广。把他比作水的话,他算是沼泽,不算是河流吧!河流地势高,沼泽地势低;地势高的流动,地势低的停止。所以何蕃的仁义,充实于他的内心,在太学施行,善行积累得很多,但所施用的范围不够广远。天将下雨,水汽蒸发上升,无论高低的河川沼泽溪流的水汽都可以蒸发而化为云雨,既然这样,那么沼泽的水不是也有它可施展抱负之处吗?或者是有待于那特定的条件呢?所以大凡贫贱的士子,必须等待时机,这样以后才能有所建树,难道只是何蕃是这样吗!我因此说了以上这些话,也是不让何蕃的事迹没有流传。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